現在的很多家長對“早戀”這個詞避之不及,因為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早熟了,早戀的現象也越來越多了,特別是孩子在初二的時候,那么,對于初二的孩子早戀家長應該怎樣對待呢?
對于初二的孩子早戀家長應該怎樣對待
1、家長正確看待子女的早戀。目前80%有“早戀”行為的初中生都與家長教育不當或父母關系出現問題有關,因此,防止孩子出現真正的“早戀”應先從家長做起。了解到子女的早戀情況以后,父母不要讓孩子背上心理包袱。
因為戀愛是由我們無法控制的荷爾蒙決定的,跟道德、年齡無關。平時要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可以親近和傾訴的對象,使他們心情放松,自然就不會只把心思放在某個異性朋友身上了。
2、幫助學生學會正常的異性交往。我們應該鼓勵孩子交往廣泛、自然,要孩子和異性公開交往、群體交往,他就不會對個別的異性產生過分的好感。雖然同齡人有談戀愛的情況,但是家長不要斷然讓孩子和談戀愛的同學絕交。
因為同齡人的帶動力非常大,這種帶動力量比家長和老師都要大。家長應該采取寬松的態度,讓孩子自然地選擇,是否跟著感覺走,還是不進入戀愛的狀態,在選擇中確立自我。
老師和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議,幫助孩子自己判斷:這樣做究竟對不對、該不該、值不值。比起他律,自律的效果會更顯著、更持久,也是孩子們樂于接受的方式。
3、從孩子的眼中去了解他的愛人和戀愛觀。青春期階段,男女少年情竇初開,他們常常選擇生活中或者影視中的異性杰出人物作為自己仰慕、追求的偶像。在這一階段,孩子是很少有顧慮,并且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的。
一旦確立了心中追求的偶像,就會很容易把愛傾注于對方的身上,連那個人的缺點也成了魅力所在,在幻想中夸大對方。
如果孩子愿意跟父母溝通心里話,父母不妨耐心聽一聽孩子的觀點。等他講述他喜歡的人的特點之后,你可以客觀的評估一下,對對方的優點給予欣賞,對對方的缺點也要委婉的指出,并幫助孩子描繪他們兩個在一起的“藍圖”。當然,讓孩子能夠接受父母的觀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春風細雨”般慢慢滲透的。
初二的孩子早戀的原因
1、由于缺少家庭的關懷。父母只知道忙著賺錢,尤其是經常出差的父母,沒有時間和孩子談心。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本來就不穩定,他們的心里話無處傾吐,就只能尋找同齡人進行溝通。
男生之間志同道合,把握不好就會陷入哥們義氣的泥沼中;男生與女生之間的交流,找到共鳴后,就會有一種百、相依賴、崇拜的感覺,時間一長就會轉化成早戀。
2、因為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同時有了自己的思維和見解。有時老師、家長不能認真地聆聽,甚至以為孩子說的只是年少輕狂的胡言亂語,而采取冷漠對待或是橫加指責,導致老師、父母與孩子無法溝通。
孩子沒有溝通的對象,又很想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承認,就開始在同學中尋找共鳴,這也是早戀出現的一個原因。
初二的孩子早戀有哪些表現
1、給自己喜歡的人買零食,哪怕自己沒有錢。學生時期是沒有很多零花錢的,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給喜歡的人買零食,男生經常會趁女生不注意的時候,趕緊塞到她的桌洞里,女生回來看到多出來的零食,問出是誰也就知道誰在喜歡自己了。
2、偷偷傳紙條。到初中以后肯定會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感,而在這個時候就會忍不住的和對方膩歪在一塊兒,但是由于不想被別人知道或是由于不是同一個班級等,因此就會通過傳紙條的方式來對方表明自己的心意,但是如果你經常和同一個異性傳紙條的話,那其實也是非常明顯的在表明你正在早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