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對異性產生好奇,發生早戀行為,屬于正常生理發育的一個過程,作為父母應當正常看待這現象,心平氣和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孩子鼓勵孩子化這份好感作為學習的動力,相互鼓勵,相互學習,制定共同的努力目標砥礪前行,為促進達到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努力。
父母對于子女早戀的最佳處理方式
1、不要偷窺孩子的隱私。小區有位媽媽以“女兒早戀”為由,翻看孩子的日記本,不僅如此,還在上面打分數寫評語,完全不顧及女兒的感受。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管家長用什么樣的借口偷窺孩子的隱私,都是極其另人反感的。
2、不做流言的散播者。孩子的情感問題,父母一定要切記不要到處嚷嚷,未經兒女允許之前不要給七大姑八大姨都透個信,有的孩子不想讓自己的私事變得天下皆知,當媽的一定不要去做散播孩子流言的事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未必相同,有些子女因為受不了全家人的“圍攻”,可能會產生消極情緒。
3、明確告訴孩子底線,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家長在發現孩子早戀以后,最好能夠告訴孩子男女之間的交往底線,讓女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在和異性交往中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感。
4、家長要和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最好能夠和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畢竟老師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也很長,在學校里,老師能夠幫助家長很好的管教孩子。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任何異常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和老師先電話連線。
有些時候老師說一句話比家長說10句話還管用,而且有些老師的方式方法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比較容易接受和行之有效,老師在常年的教學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應對孩子早戀的方式方法,對于孩子們的成長來說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孩子早戀的原因
1、對異性的好奇和好感。青春期的孩子隨著身體的快速發育,心理上也進入到了青春萌動期,表現之一就是對異性好奇,容易被吸引。其實他們此時此刻并不了解愛情的真正內涵,把彼此之間的好感和喜歡當成了愛情。
有些性格內向的孩子把這種情感默默藏在心里,變成了牽腸掛肚的單戀;而有些外向開朗的孩子則希望得到對方感情上的回應,于是模仿著大人的樣子去告白。
2、由于家庭的原因。單親或者父母離婚和爺爺奶奶生活的孩子更容易有早戀傾向。青春期又被稱為感情斷乳期,情感由對父母的依戀轉為對同伴和朋友的依戀。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打小感情上得不到滿足,更渴望有一份異性的關愛,來填補孤寂的心靈。
3、心靈空虛想獲取愛。如果家長從小就沒有陪在孩子的身邊長大,或者家庭不和睦,孩子早戀的可能性會更加大,因為從小就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意,心靈空虛,會想要從別的地方來獲取愛的滿足感,而早戀是最好的方式,兩個人互相欣賞,互相給予對方充足的愛。
孩子早戀的表現
1、孩子變得特別愛打扮,注意修飾自己,常對著鏡子左顧右盼。
2、早戀的表現是成績突然下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3、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不愿和父母多說話。
4、在家坐不住,經常找借口外出,瞞著父母在公園、歌廳等場所,有時還說謊。
5、放學回家喜歡一個人躲在房間里,或呆在一邊想心事,時常走神發呆。
6、情緒起伏大,有時興奮,有時憂郁,有時煩躁不安,做事無耐心。
7、突然對描寫愛情的文藝作品、電影、電視感興趣。
8、背著家長偷偷寫信,寫日記,看到別人趕忙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