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孩子的性格會受到家長的影響,所以如果孩子喜歡發脾氣摔東西,家長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自身有沒有這種行為,如果有,及時改正,再去引導孩子。
高中生發脾氣摔東西怎么辦
1、給予孩子釋放情緒的空間,作為家長的我們時常因為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情感煩惱難過,我們都需要一些時間去平息,更何況是孩子呢?
家長應該嘗試給孩子一些自我的空間,等他們情緒平息了,我們再平靜的去講道理,而不是和孩子對立對峙,在孩子發泄情緒的時候變本加厲的去刺激傷害他們,家長和孩子一定更用心多溝通。
2、如果親子感情本來就好,平時也有深入交流的習慣,那么這時則可以和孩子來一次深度交流,告訴孩子這段時間他的狀態是什么樣的(有可能孩子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變化),并且告訴他減壓的辦法。比如說跑步,既有利于放松身心,減輕壓力,也有強身健體的作用,一舉兩得!
3、盡量順著孩子,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父母都盡量滿足孩子,比如如果孩子這時候想吃一點油炸食品,父母也可以適當滿足,讓孩子保持好的心情。
4、跟孩子以朋友方式相處,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和孩子之間也沒有過于親密的溝通和交流,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以至于孩子經常哭鬧,為的是引起家長注重和關心。家長應該放下父母這個身份和姿態,嘗試和孩子像朋友那樣相處,多陪伴孩子。
5、學會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當孩子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要采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宣泄內心的緊張。
用愛去感化,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這樣既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且可以由此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父母在糾正孩子的暴脾氣的時候應當講究一些方法,切不可盲目。
高中生發脾氣摔東西的原因
1、父母口無遮攔,無意中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說話不注意,口無遮攔,比如: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嘲笑孩子的某個缺點,指責孩子的不足,結果,孩子火冒三丈,而父母無形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還渾然不知,導致孩子的脾氣變得很容易暴躁。
2、父母平時愛發脾氣,情緒不穩定。家長平時就暴脾氣,沒法溫和的好好說話,孩子又從哪里學好好說話的方式呢?在從小養成習慣以后,孩子也就很難再改變,進而長大后成為父母的復刻版。
3、父母不分場合的訓斥孩子。每個人都不喜歡當眾出丑,會感覺很沒面子,十歲小孩的自尊心非常強,所以父母的當眾訓斥會讓孩子心生不滿,產生對父母的對抗和埋怨情緒。
孩子沒耐心脾氣大的特點
1、一言不合就發火。孩子沒耐心、脾氣大,經常會一點就著。比如一句話說的不對、眼神不對、一個動作不對等,都有可能讓孩子發火、發脾氣、摔東西等。
2、控制欲強。一般孩子沒耐心、脾氣大是因為事情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失去了自己的掌控性。比如孩子正在看電視,而媽媽突然把電視關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看電視,所以就會做出對媽媽發脾氣的行為。
3、太過以自我為中心。孩子太過以自己為中心,如果受到別人一絲一毫忽視、不合理的對待,就會覺得對方沒有重視自己,從而出現發脾氣的行為。孩子太過以自我為中心,往往是受到家長溺愛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