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時,很多父母都會采取說教,講道理的方式來教育他們,但是這樣一味地說教和嘮叨,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變得越來越不聽從父母的管教。
孩子叛逆講道理聽不進去怎么辦
1、注重溝通與傾聽。孩子一叛逆,父母們就會將所有過錯都歸結到孩子身上,父母們總是會給孩子不停地講一些大道理,希望孩子能聽的進去自己說的話。但是,父母們在給孩子灌輸一大堆大道理的同時,卻不愿意聽孩子講一講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就導致了孩子非但聽不進去父母講的話,還反感父母。
2、不要總是嘮叨。嘮叨是把刀,總是一見到孩子有少少錯誤,就不停地嘮叨,不停地反指責,這讓孩子聽得受不了,甚至會離家出走。
發現了孩子的錯誤不要急于去表達什么,先放開這些,好好地和孩子聊聊家常都好,聊聊快樂的事,在適當地時候再無意中提出他的錯誤,相信效果完全不一樣。
3、改變說話方式,改變說話語氣。有時候,我們會采用大聲喝止的方法,讓孩子聽話,孩子對于這種說話方式和說話語氣自然是極力排斥的。
正確的說話方式是把不準做某事,變成我們去做另一件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自己停下手中正在進行的動作,事后,再用上面說的方法,幫助孩子分清利害,講明白道理。
4、換位思考。畢竟家長也是“青春期”的過來人,面對孩子的需糾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有了“共鳴”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幫孩子找出問題的“癥結”,才能“對癥下藥”。
5、尊重孩子。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切忌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必須做到謙卑,放棄自己執著的思想,盡量多找孩子自身“優點”、“閃光點”,并多鼓勵,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孩子為什么會特別叛逆
1、傳統的教育方式。傳統教育方式中,鼓勵和贊揚被用得很少,但是批評和責備卻被用得很多。而如今的時代,孩子能夠接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教育方式上,他們也懂得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所以對于父母們的傳統教育方式,孩子們也敢于說不。
2、錯誤的榜樣。很多父母一方面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方面自己卻做不到,比方說大部分的父母都要求孩子盡量少玩手機,但自己卻經常玩手機到深更半夜。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一味要求孩子做到,這似乎于情于理都不太符合教育的理念,也讓孩子有了充分的理由和家長進行對抗。
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第一,和孩子說話的口氣要有意識得去調整。當孩子跟你一樣高的時候,我們要尊重孩子,有事情要和孩子商量,把命令的口氣變成商量的口氣,孩子就能感覺到父母是在跟自己商量,就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好。
第二,讓孩子參與家中的大事。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有意識得把他當作一個大人。因為我們做父母的在生活中肯定會有挫折和煩惱,我們可以把這些告訴孩子。
你不告訴他,他就從來不會去考慮父母的感受。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家里的一些問題,他就會覺得父母管他是應該的,他才會更加理解父母。
第三,要善于從孩子的態度發現自己教育方式中的問題。如果你發現孩子蠻橫、不講理,你要首先想想你對孩子是否講理、是否尊重。
如果你從來不跟孩子大喊大叫,當他有一天跟你大喊大叫的時候,你可以對他說:“不許這么高聲跟我說話,我從來沒有高聲跟你說過話”,這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沒理,而改正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