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聽家長嘮叨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可以用行動代替嘮叨,不要說一些威脅孩子的話;2、家長的話越簡單越好,可以讓孩子盡快明白家長的意思;3、對孩子發布的指令要明確,不要摸棱兩可;4、可以讓孩子重復自己的話,這樣可以有效加強孩子的主動性。
孩子不愿聽家長嘮叨怎么辦
1、家長可以用行動代替嘮叨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嘮嘮叨叨的說著“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些話時,除了能夠宣泄了我們的不滿和懊惱,根本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孩子還是會我行我素。所以,為了避免我們嘮叨還沒有效果,不如直接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取代嘴上的嘮叨。用堅定的行動來表達家長的態度,完全沒有必要說些威脅孩子的話。適時提醒,但不事無巨細。
2、家長的話越簡單越好
當你要提醒孩子記得帶傘或者帶文具的時候,直接說,“記得帶傘和文具。”或者“別忘了帶傘。”信息量越少,孩子處理信息的時候花費的精力就越少,并且簡短的語句也會讓家長在表達的時候省略對孩子不好的信息。不翻舊賬讓孩子難堪,不預設立場讓孩子自尊心受傷,負面的情緒也就不會被傳達
3、對孩子的指令要明確
家長在對孩子發號施令之前,一定要想好孩子能聽懂的恰當說辭,給孩子一個具體而明確的指令,讓孩子知道怎樣做、如何做,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像案例中的這位媽媽一樣,剛開始只是籠統地對孩子說,要趕快收拾玩具和書,孩子并不知道如何收拾,所以就直接堆在了沙發上。當媽媽具體地說把書放到書架上,把玩具放到玩具筐里,娃娃放回柜子上之后,孩子得到了明確的指令,清楚了目標,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任務。家長想讓孩子做什么,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明確而簡單的指令,孩子一旦明確了目標,努力就有了方向,也就知道該如何做、怎么做了。
4、讓孩子重復自己的話
如果家長不放心,還是想要嘮叨的話,那么就讓孩子自己復述剛剛的叮囑,孩子自己說出口的話會更有印象,也能加強孩子的主動性。同時,在家長聽見了孩子的復述以后要用微笑贊美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很實用的小技巧。微笑就是對孩子的一個正面強化,同時,也讓不好意思對孩子表達贊美的家長有一個更含蓄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