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哄不好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允許孩子哭鬧,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2、孩子哭鬧時,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邊,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3、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告訴孩子哭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4、及時安撫孩子情緒,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哭鬧哄不好怎么辦
1、允許孩子哭鬧
孩子如果有情緒,就讓他發泄出來。不要讓孩子憋著,因為哭是短暫的不會一下子哭出問題。但是,如果不讓孩子發泄情緒,積攢下來的壞情緒就有可能有后患。孩子的情緒沒有發泄出來,可能一天都會鬧情緒,萬一碰到家長也心情不好,會再次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而且壞情緒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所以,在孩子想哭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你可以哭,但是你哭解決不了問題,哭完之后我們再解決。
2、給足孩子安全感
在孩子哭泣的時候,一定不要讓他失去安全感。要用行動表現:媽媽愛你,媽媽站在你這邊。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在傷心的時候,也覺得媽媽是最值得信賴的。這樣媽媽才會有機會走進孩子的內心,知道他遇到了什么問題,有什么需求,才能幫助孩子。有些家長認為,自己足夠了解孩子,會自己做出判斷,其實這是不對的。家長的居高臨下更有可能傷害到孩子,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尊重他的、愛他的。
3、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孩子哭泣并不糟糕,更糟糕的是身邊著急焦慮的父母,這樣只會讓孩子和家長的情緒,陷入惡性循環。家長在控制好情緒的同時,也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找一個孩子情緒比較平穩的時機,告訴他感到委屈也可以求抱抱,有不開心的事可以直接說出來,大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傷害自己。
4、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學會安撫孩子們的情緒,當孩子哭的不那么激烈能聽我們講話的時候,家長可以抱抱他們,安撫一下他們的情緒,并向他們表明不管怎樣,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這個時候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議,去幫助他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當孩子們哭鬧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威脅恐嚇,這樣真的會適得其反,嚴重的還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允許孩子哭和允許孩子笑都是孩子發泄的方式和途徑,二者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