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定要把孩子找回來,要讓孩子明白外面晚上很危險,一定注意安全。對孩子進行教育,給他講道理,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不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那么,未成年孩子夜不歸宿怎么處理?
未成年孩子夜不歸宿怎么處理
1、跟孩子互動,玩親子游戲
孩子需要陪伴,和孩子一起堆積木可以體驗勞動的成果。堆積木是很好的益智游戲,幫助孩子增長動手、動腦的能力。睡前講故事,一般優秀的家長都會干這樣卓越的事情。既規定了孩子回家的時間、睡覺的時間,又可以讓孩子不無聊,同時讓故事中的人物也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大人也輕松,孩子夜里也會往外跑了。
2、多做多看少說話
比如孩子回來了,不要問東問西,觀察他若累了,鋪床關門讓他補覺,他若餓了,趕緊做好吃的。趁他能感受到家庭溫暖時候提一句:“出去玩沒關系,大了就是要多闖蕩嘛。但盡量別讓你媽媽擔心,每天晚上你不回來,她都睡不好覺。吃,趕緊吃,涼了”。
3、反省自身
作為學生家長,可能是整天忙于工作,忙于做生意,忙于和朋友吃飯,忙于吃完飯后追劇,忙于回家一有空閑時間就刷微信,忙于和閨蜜或者哥們電話聊天,忙于美容健身,更有甚者忙于和朋友打麻將。自己反省一下,有多少時間在陪孩子,有多少時間和孩子交流,有多少時間關心孩子學習及在學校的情況。所以,要想糾正孩子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反省自己,首先要改變自己。
4、多和孩子聊天
面對孩子的夜不歸宿,家長應經常與孩子聊天,使孩子在家中有輕松愉快的感覺。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經受挫折的磨練,不斷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對孩子的要求適度,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并引導孩子正確面對錯誤。淡化出走信息,切勿表現出恐懼神情,更不要責罵為難,要讓孩子明白出走是愚蠢之舉。
5、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時刻感覺到來自父母、親人的溫暖和愛心,從而戀家、愛家。要給孩子提供必要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要避免孩子在家時,夫妻親人吵架、鬧矛盾現象,以免孩子煩躁不安,想尋找安靜地方而不愿呆在家里。
6、講究方法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要講究溝通的藝術,特別是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用親身經歷來引導孩子,不要過多干涉他們的事情,讓孩子主動向自己傾訴,使孩子有家庭歸屬感。
未成年孩子夜不歸宿怎么處理,家長要頭腦冷靜,千萬不要簡單粗暴,不要用強勢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小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使他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意識約束。改變深夜不回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