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尊重長輩可采取的教育方式:1、積極尋找原因,根據情況采取具體的措施幫助孩子;2、行為上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尊重長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家長要給孩子做好的示范,用自身行為不斷影響孩子;4、積極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不尊重長輩應該怎么教育他
1、積極尋找原因
孩子不尊重老人,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因為父母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如果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總是對自己家里的老人呼來喝去,言語粗暴,不尊重老人。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不尊重老人。另一方面就是老人對孩子過于嬌慣,只要是孩子的要求,都會無條件滿足。這樣的情況下,老人做什么事情,孩子都不會珍惜,更不會體會到老人的辛苦,也就不會尊重老人了。
2、行為引導孩子
我們父母在教導孩子尊老的時候,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上。比如吃飯的時候,應該讓老人先動筷子,先吃飯;比如要主動地幫助老人做家務;比如外出游玩的時候,要記得給老人帶禮物;比如平時有什么好吃的東西,要第一時間讓孩子和老人分享。如果孩子有表現出對老人的不尊重,我們父母不應該縱容,而是要及時地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向老人道歉。這是讓孩子明白,尊重老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家長要給孩子做好的示范
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完全是后天培養出來的。孩子天生也喜歡模仿別人,只要家長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講文明,講禮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孩子自然就會懂禮貌。
比如一家人在小區里遇到了同一單元熟悉的老奶奶。爸爸在前面走,媽媽和孩子在后面走。如果爸爸先問候奶奶:“阿姨好”,然后媽媽再向奶奶點頭致意,孩子就會大聲問候奶奶說:“奶奶好”。因為有了爸爸媽媽的示范,孩子看到了爸爸媽媽的榜樣,以后再遇到老奶奶自然就會問候奶奶。
4、積極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要讓孩子懂禮貌,僅僅在外面給孩子做榜樣也是完全不夠的。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并正確的禮貌對待任何人,家長也要在家庭內部提倡并運用禮貌用語,并長期堅持,給孩子創造一個懂禮、用禮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