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害怕恐懼可采取的辦法:1、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多鼓勵陪伴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2、讓孩子多結交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3、家長要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孩子膽小害怕恐懼怎么辦
1、多鼓勵陪伴孩子
父母是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人,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或者膽怯的時候,父母不要為了讓孩子堅強或能表現自己而強行地把孩子推出去,應該先伸出雙臂保護孩子,告訴孩子:別緊張,別害怕,不管任何時候,爸爸媽媽永遠都是你最堅實的后盾,我們會一直在這里陪著你。父母的這些鼓勵才能給孩子信心和勇氣,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從而擁有更多的安全感。
2、讓孩子多交朋友
對于膽小的孩子來說,更多的與人接觸或者成為朋友,會幫助孩子變得更開朗、樂觀。多數膽小的孩子都不敢主動與別人交朋友,父母不要放任自流,應該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比如邀請孩子的同齡人來家中做客,允許孩子之間互贈禮物,多帶孩子去到人多的地方玩耍。事實證明,越早與人群接觸,接觸的人群越多,孩子的性格越開朗,適應環境的能力和長大后的社會交往能力就會越強。
3、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孩子膽小是因為覺得自己做不好,或者是不具有獨立的能力。所以家長在成長過程中,可以教孩子一些必備技能。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什么都護著孩子,你害怕他會磕著碰著,那他就永遠不會獨立。父母需要做的是,是在身邊指導,幫助他學習。讓他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他喜歡出去玩,你在旁邊跟著就好了,而不是把他關在自己家里。
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
1、長輩過分寵溺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寶貝,不愿意讓他受任何傷害。家長的過分寵溺,也造就了孩子的不夠獨立。有些家長生怕孩子受傷,巴不得每時每刻圍著孩子。孩子想要和朋友出去玩,家長說外面太危險了。孩子在院子里跑跑跳跳,家長都嚇得半死,生怕他摔跤。孩子干任何事,家長都有一堆顧慮。家長“小心翼翼”態度,會讓孩子覺得,所有事情都是危險的。他們的恐懼感,也因此而來。
2、父母打壓式教育
膽小的孩子除了對外界有戒備心理,更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不自信。他們認為自己做不好,所以不敢嘗試。尤其是一些采取打壓式教育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這樣的孩子。
3、父母經常恐嚇孩子
在孩子眼里,父母說的話都是對的。但很多父母卻辜負了小孩的信任,時常為了哄他們聽話,而說一些謊話。比如說,“晚上不可以出去,不然會被妖怪吃掉。這些謊言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可也容易給小孩帶來陰影。他們會潛意識里懼怕新鮮事物,產生逃避心理。而且小孩都是認死理的,一旦信了你說的慌,很難再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