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懶惰的孩子可采取的辦法:1、父母要做好榜樣,在孩子面前樹立勤奮的形象;2、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嘗試去做,不要包辦過多;3、多鼓勵夸獎孩子,少批評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對于懶惰的孩子應該怎么辦
1、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們在對孩子做要求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就應該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夠養成的品質,自身就應該擁有。想要孩子勤奮,首先我們自己就不應該是一個懶惰的人,否則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人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尤其如此。
2、家長要學會放手
如果是因為父母包辦太多、太勤快,而導致的孩子懶惰,建議父母在往后做事時盡量多告誡自己“少做一點,做慢一點”。比如孩子吃飯,你盡量不要喂,就讓他自己吃,他一開始吃得慢,你就等著,不要著急,等他不吃了就收走,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做的慢,自己性子急就索性幫他做了,這樣又使孩子失去一次鍛煉的機會。
3、多鼓勵,少批評
孩子是需要成長的,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接觸什么事情就立馬會,都需要一個成長、學習、鍛煉的機會。作為父母,如果孩子做不好,一定要多鼓勵,少斥責,很多時候一句“寶貝兒加油,媽媽相信你可以”遠比“你可真笨,做啥啥不行”更有效。
讓孩子變懶的原因有哪些
1、事無巨細的包辦
其實孩子“懶惰”的毛病很多時候都是父母慣出來的。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心疼孩子,或者處于不信任,認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就開始大包大攬,事無巨細的親自來做,甚至本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完全不讓孩子伸手。
2、過多的催促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緊迫感、動作變快,所以不停地催促孩子,可孩子的生理特點讓他們根本無法像做到成人那樣的立竿見影,甚至有的時候,孩子還不理解什么是父母口中的快。當催促變得多了,很多時候不僅不會達到目的,反而容易“用力過猛”,讓孩子退縮,最終干脆免疫,到后來你的催促根本就不再管用,孩子也就成了父母口中的“懶”了。
3、作息不規律
一些父母并不重視孩子的作息規律,或者有時出于心疼孩子,結果縱容孩子天天睡到很晚才起床。每天踩著點去學校,路上還在打瞌睡。其實這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不管是學習和身體都會受到影響,更讓孩子看上去越來越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