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可采取的管教措施:1、家長要控制情緒,尊重孩子,顧及孩子的感受;2、真誠的向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要強迫孩子;3、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與孩子相處,要彼此了解;4、家長要學會放手,嘗試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5、嘗試讓孩子試錯,讓孩子在試錯中不斷進取。
孩子不聽話怎么管
1、控制情緒,了解孩子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需要了解他不聽話的原因,而且需要尊重他的想法。往往事情發生的時候,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責怪,而忘記孩子內心的想法。家長作為成年人,情緒管理能力比兒童強很多,即便如此仍會有情緒失控的情況,更何況是一個心智稚嫩的孩子。因此家長要學會尊重和認可孩子的情緒,在拒絕孩子的請求時也要顧及他的感受。
2、真誠表達需求
當父母和孩子有沖突時,孩子有一個需要,父母也有一個需要,兩者都想做被滿足的時候,表現出來就是親子沖突。如果父母承認對孩子有某些需要,再去解決和孩子的沖突,父母的動力就變了。所以,父母可以用表達需要替代強迫要求,真誠地邀請孩子滿足自己。
3、平等與孩子相處
孩子是最近的親人,可謂是“愛之深,責之切”,看見孩子不聽話就不由自主著急,用與成人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對話,和風細雨地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達成共識,孩子也會覺得家長很民主。
把孩子放到成人和朋友的位置,而不是自己的私有產品,試想如果和工作中的伙伴或者朋友產生分歧,為什么我們能克制住自己的態度,盡可能地用文明的方式解決,緣于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平等。
4、學會放手
孩子畢竟要長大,過多地控制,所謂地“聽話”會讓孩子失去主見和創造性,不以舊眼光看待孩子的新想法,父母在某些事情上不一定比孩子高明,想讓孩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父母也要學會接受新事物。作為家長,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學會掌控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行為的能力,不斷地磨煉成熟。
5、嘗試讓孩子試錯
父母總害怕孩子失敗,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可孩子就是不聽,我行我素。父母是一番好意,可孩子不領情,讓父母很苦惱,擔心孩子吃虧。如果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積極主動的目標,在一些小事情上和父母有分歧,堅持自己的想法,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試錯的權利,如果效果不理想,聰明的孩子會變通調整,不再一根筋,真實反饋比一味地說教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