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老師溝通交流孩子的事情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不要擔心耽誤老師的時間;2、不要一味的找老師抱怨,要注意尋求老師的意見;3、與老師溝通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小失大;4、家長要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不要先入為主,把事情復雜化。
家長怎么與老師溝通交流孩子的事情
1、主動與老師溝通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去跟老師交流孩子情況的話,會耽誤老師的時間。有的家長臉皮比較薄,認為如果自己主動去跟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的話,可能會打擾到老師的工作、生活,擔心老師不歡迎自己。
其實,這個擔心是沒必要的。家長如果主動去聯(lián)系老師的話,對老師來說其實更加方便。因為如果老師一個個去家訪的話,肯定需要更多的時間。如果父母能夠主動聯(lián)系自己的話,不僅老師省時間,對孩子的了解肯定也更全面。
2、不要過多抱怨
很多家長在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往往傾訴比較多。其實,在跟老師交流孩子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把問題和自己的想法簡單講給老師,而不是把老師當成知心大姐姐、當成傾訴的對象,一直抱怨。如果家長過多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怨憤的話,不僅令老師尷尬,對孩子也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幫助的。
3、注意溝通方法
很多家長都以為給老師送禮的話,老師就會多多照顧自己的孩子。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也會更加方便。但是,給老師送禮的話,不見得有好處。不僅不會幫到孩子,可能還會助長孩子的缺點,讓孩子更容易犯錯誤。所以,在跟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的時候,要注意禮數(shù)周全,更要注意跟老師交往的禁忌。
4、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先入為主
在和老師聊天時,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先入為主。比方來說吧,如果老師手機通知“你下午方便來學校一趟嗎?聊一下你家孩子的事情。”情商高的家長,在聽到要聊孩子的事情時,不會先入為主地覺得是孩子做錯事情了,更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趕緊撥通老師的電話,現(xiàn)在就開始聊。
因為這樣折騰一番,有可能會打擾老師做其他事情,還讓本來當面溝通更方便的事情,變得很復雜。一旦老師厭煩了和家長溝通,對孩子的教育沒好處,孩子的成績也很難在家長的幫助下,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