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嚴格要求,讓孩子多吃點苦,不要對其有求必應,讓他知道任何成果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孩子特別懶怎么辦,家長平時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攤一些比較輕松的家務活,多給孩子商量,多肯定孩子。
孩子特別懶怎么辦
1、減少孩子依賴
雖然孩子很小,但父母不能怕受傷、累、無所事事,甚至衣服也要幫助孩子穿,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孩子們應該被允許做他們能做的事,比如他自己的飯碗,清潔自己等等。只要孩子能動,他就應該讓他多嘗試。這個樣本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性。
2、讓孩子獨立
讓孩子獨立起來,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平時在家里多注意給孩子布置些家務,孩子剛開始可能表現得特別不愉快,但你可以向提供一些建議。例如,孩子說不喜歡倒垃圾,那么就換一種家務,或者和兄弟姐妹交換家務,慢慢培養孩子勞動的習慣。
3、家長做好榜樣
首先,大人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勤快,力爭上游,孩子也會效仿。其次,給孩子訂立個小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每達成一個小目標給孩子相應的精神獎勵,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上進些。再次,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鼓勵他其他方面也能做得一樣好,制定良好的習慣,逐漸發現并肯定他所做出的改變。
孩子特別懶的原因有哪些
1、依賴性強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事事由父母包辦代替,不必自己動手,養尊處優,養成凡事依賴別人的習慣,他們沒有主見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師,在社會依靠他人。
2、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的時間觀念較薄弱,就會顯得自我管理能力差,沒有一個正確的時間觀念,做什么都會顯得拖沓。孩子起床不想起,吃飯時他人都吃完了,孩子還在不緊不慢的邊玩邊吃,每次家長說去干什么,孩子都不立馬去做。這些都是時間觀念差的表現。
3、意志力差
懶散的孩子容易沒有動力去努力,也容易為自己的懶惰找各種借口,意志力不強。因此,懶散不能形成習慣,父母要注意對孩子習慣的引導。
當孩子懶惰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告誡孩子去注意自己的行為糾正。最主要的是在生活中,讓孩子遵守勤奮、自律的習慣與規則。
孩子特別懶怎么辦,家長要首先不懶散,才能帶動孩子不懶散。要以身作則采取各種方法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學習,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也會改善孩子懶散的習慣。需要讓他認識到生活的艱辛,不能完全隨著性子,調整起來會比較難,需要比較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