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的孩子平常學習中是否會有,做作業慢、邊做邊玩、家長督促一句,認真一兩分鐘、孩子上課小動作多、上課心不在焉等行為?相信很多家長都為此惆悵,一部分家長會以為等孩子在長大些自然就好了,甚至一部分家長憤而訓之,這樣對孩子注意力集中非但不會有好轉,反而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那么,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如何教育?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如何教育
1、查明孩子分心原因
有些孩子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學習內容對孩子來說太簡單,孩子對所要專注的內容不感興趣,有些孩子則是覺得學習內容太難,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導致分心做小動作。如果孩子作業有難題,家長可以幫孩子點撥作業的思路。如果孩子覺得作業量大,產生焦慮的原因,家長們要合理幫孩子疏導。
2、合理分配注意力
5-7歲的孩子能聚精會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時間為15分鐘左右;7-10歲約20分鐘;10-12歲約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左右。家長要掌握孩子的注意力特點,科學合理安排規定好孩子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引導孩子學習一段時間后,應該讓孩子放松或者休息一下。
3、教導孩子尊師重道
如果孩子上課喜歡和同學一起玩,那么家長在平時要多給孩子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機會。同時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允許和朋友一起玩耍,但是不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這樣做,那是不尊重老師的行為。家長可以與老師約定好,孩子如果哪一堂課沒亂講話做小動作,老師給予表揚鼓勵,回家后家長也應該給予表揚,以正面強化孩子上課不亂說話的行為。
4、家長應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很多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是想獲得老師的注意,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上課愛說話,那么只告訴孩子“不可以隨便接老師的話”,一定不會有效。更管用的辦法,是增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關注孩子,從家長這里獲得的關注足夠多,在課堂上通過“出格”行為博得關注的需求,就會大大降低。
5、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起孩子注意的重要因素。孩子對某種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就會對它集中注意,并且能長期堅持。有的孩子學習時分心與對所學科目沒興趣相關。為了避免因缺乏興趣而導致注意渙散,家長必須培養孩子對所學科目抱有濃厚的興趣。當孩子一旦建立起對所學科目的興趣,那么注意力自然能夠集中,分心和課堂做小動作現象也就大為減少。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如何教育,首先家長要客觀的分析孩子課堂分心的具體原因,針對性的給予孩子幫助,同時家長也要放寬心態明白專注力是有一定時間的,適當勞逸結合的訓練孩子。家長可以和老師共同努力鼓勵孩子,幫助孩子鍛煉自信心和培養孩子專注的能力。家長平時日常生活中也要多關注孩子,從而引導孩子慢慢的形成認真專注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