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聽不進去,家長可以暫且將當前的事情擱置一邊,在用其他的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到孩子情緒好轉時,再去引導教育孩子。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關鍵在于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引導。其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才會越來越難管理,經常讓家長頭疼。
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
1、學會讓孩子冷靜
孩子發脾氣耍賴時,若是用打罵去阻止孩子的,往往會令孩子情緒更加激動。這時家長應該冷靜對待,不要急于去說服孩子,讓孩子一個人在屋子呆一會,沒有多久,孩子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再和孩子講道理,孩子就會接受。
2、換位思考教導孩子
很多孩子做事解決的方法不正確,家長就會阻止,從而令到孩子鬧脾氣。其實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沒試過是不會知道自己的方法不行的。所以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適當體驗,孩子嘗試過,碰壁了,再給孩子講道理,孩子會更明白更樂意接受。
3、講出孩子的行為感受
在家庭關系中,不僅孩子的感受很重要,父母的感受也同樣重要。告訴孩子他的種種不良行為帶給家長的真實感受,也是在告訴孩子,家長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人,家長也是一個真實的人,也會有傷心、尷尬、害怕、憤怒或沮喪等情緒。家長這樣開誠布公地表露自己,能讓孩子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與孩子擁有更緊密的親子關系。
4、理解孩子的情緒表達同情
當孩子被負面情緒困擾時,家長需要去理解孩子的情緒,一味的勉強孩子壓抑、隱瞞自己的心理狀態,這是很不健康的。理解孩子的情緒,讓家長可以成為孩子釋放情緒的出口,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冷靜的看待問題,更加愿意聽取家長的教導。
5、以身作則家長情緒化不要管教孩子
當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感到憤怒的時候不要對孩子進行管教,這樣很容易變成情緒的發泄,而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孩子的自尊心受傷,更加不愿與父母進行交流。并且家長的情緒激動,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家長可以適當地轉移一下注意力,等情緒平緩后在和孩子講道理。
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管教孩子,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耐心和理解。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來進行教育方式的選擇,對孩子也要講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共情對不好行為的感知。家長們需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保持理智更加有助于對孩子的教育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