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同時也要學會自我尊重;2、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3、仔細觀察情緒,要允許孩子表達自身的情緒,也要正確識別自身的情緒;4、看見孩子的需求,學會理解接納孩子。
怎樣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1、學會尊重
尊重是親子溝通建立的開始。不僅要學會尊重孩子,還要學會自我尊重。孩子盡管年齡小于我們,但是人格上仍然是獨立的。我們應該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進行對話,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尊重孩子的選擇和需要,尊重孩子的感覺和感受,用愛接納孩子。除此之外,還應正視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懂得尊重自己,做一個身教甚于言教的父母,在溝通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2、與孩子建立合作關系
和孩子溝通的前提是先建立一種共同的合作關系,雙方會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這樣會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孩子樂于配合,雙方為了共同的目標需要,還會彼此協作。這樣的親子溝通,會讓父母更加輕松,讓孩子的身心更加愉悅。從而使孩子在家里獲得安全感、信任感、歸屬感,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合作精神。
3、仔細觀察情緒
在親子溝通的沖突處理上,我們先要放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先解決情緒。首先,要觀察表情,從孩子的表情看孩子是喜,是怒,是哀,還是懼。然后,從觀察身體動作看出情緒,情緒會在不同的姿態和動作中折射出來。最后,命名情緒,從孩子的情緒中找到準確的名字,并表達出來。除了覺察孩子的情緒,父母也要識別自己的情緒。父母要正確覺察自己的情緒,明確地知道自己是不是帶著情緒在和孩子溝通。
4、看見孩子的需求
一個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一旦我們對行為動機缺乏深入的了解,就永遠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或沖突。所以,我們要善于換位思考,用同理心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并接納、認可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哪怕是負面的感受,也要無條件接納。同時,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傳達給孩子,嘗試著去猜測和確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這樣孩子才更容易和我們形成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