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可采取的方法:1、家長要做到給孩子一樣的關愛,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大就要孩子讓步;2、教育孩子們互幫互助,要相親相愛;3、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4、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采取具體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多個孩子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1、給孩子一樣的關愛
有時候,孩子要的不是公平,而是被父母在意。孩子們爭來爭去最后到底爭的是什么?是父母對他的關注度,這個關注度就代表愛。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在對孩子表達愛意時,要一視同仁,讓三個孩子都得到一樣的愛和關注。在照顧小的同時,要兼顧大的情緒,當孩子有不同的需求,父母要盡可能公平合理地都去滿足,讓孩子在父母同樣的愛和關注下健康成長。
2、引導孩子們互相照顧
告訴孩子們,兄弟姐妹是成長的伴兒,應該彼此照顧,相互理解,一家人相親相愛。只要有孩子,就會有爭吵。父母應該把重點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護小的上面。比如有好吃的,讓老大來決定怎么分,如果他都吃掉了,沒關系,你就看著他,下次你還交給他。在這個過程中,他就知道了原來父母其實很在乎自己的感受,既然我來決定,那也不能虧著弟弟妹妹,這樣老大就在這個過程中成長了。
3、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子女的教育要站在孩子心理和生理發展的基礎上,給予他們恰當的引導。比如,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應該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上,給孩子的成長制定短期的目標,將一個個短期的小目標完成之后,逐步向著大目標來靠攏。
4、家長要因材施教
“不要一碗水端平”,這話一出肯定很多家長開始反駁,都是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會有所歧視和偏袒呢?家長也總是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很焦慮,怕自己無法在任何小事上都平等對待每個子女,讓子女們產生父母偏心的想法。家里的孩子有大有小,不可能全部都按照一樣的教育方式來管教他們。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性格之間也是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差異。有些適用于老大的教育方式,卻明顯不適用于老二,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所以家長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