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是非常有用的,對自己的現在和將來都有莫大的好處。但是現在有些孩子對英語不感興趣,自然成就不會太好,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孩子喜歡學習,因為興趣是一切的根本。
孩子的成長是有兩條路去走。一條是必須要走的路,比如學習,是必須要去要做的。一條是想走的路。比如自己的興趣特長去培養。
現在孩子的工作就是去學習,父母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更好,成為孩子的護欄。有問題時父母首先不要焦慮,冷靜去思考怎么去解決。
孩子現在對于英語想學,不感興趣,要了解具體是什么原因不感興趣。是覺得現在學的內容太難,還是不喜歡老師,還是其他方面比如學習的環境,同學等等因素。其次現在是想去學習英語的,體現出孩子還是想讓自己進步的,要從適合孩子的內容開始學習,起步不能太難。
對于興趣都是可以培養的,前期去做的事和計劃肯定和平常不一樣,改變就是要去建立新的習慣和生活方式。孩子堅持不下去等情況出現都是很正常的,這時父母一定要去鼓勵孩子,為孩子加油,任何問題和事情父母都是陪孩子去解決,而不是站在問題這邊打敗孩子!
那么,如果非常不喜歡英語,怎么把成績提上去?
要想提高成績,可以!可以先從單詞慢慢來,可以選擇老師或家長監督。買單詞書,一天背一些,背一些單詞(堅持,要想提高單詞一定要堅持)然后在考這些單詞。第二天背新的單詞,再把昨天背的和今天背的都考一遍。以此類推,周而復始,形成習慣,單詞就慢慢掌握了。
其次,我想說的是語法。語法是個慢功夫,咱們中國人說話的時候隨時都在用語法,例如:我吃大米飯,“我”就是主語,“吃”是謂語動詞,“大米飯”就是賓語。一個很簡單的一句話,也是一個常見的主謂賓結構。
所以,我覺得語文和英語作為語言是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咱們經常能看到有精通多國外語的大咖,其實我認為就是掌握了語法中相通的地方。所以,積累語法,在有了單詞量的前提下,記住每個詞語在句子中應該擔當的成分和詞性。語法迎刃而解。
音標慢慢學,隨著時間的積累,會學會。當初學音標因為本人太笨,倒是后來經常讀英語,對音標的歸類,例如:爆破音,輔音,元音都不知道,但是都會讀,也會認。
口語發音,讀音,找一些英語文章大膽的大聲的讀,聽錄音,聽發音,一定有所提高!在朗讀能力確定的情況下在看看自己個人喜歡美音還是英音。
對于排斥英文的孩子,如何邁出英語閱讀的第一步?
人類的行為動機無非兩個方向,要么追求快樂,要么逃避痛苦。
所以,抵觸英語有3個主要原因:
1、不理解英語的重要作用和對個人的非常非常巨大的好處;
2、學習方法錯誤,所以學起來非常難,因此就感覺異常痛苦;
3、即使覺得不難,但看起來要學的東西太多,感覺總也學不完。
克服對學英語的抵觸自然也就是從3方面入手:
1、學了英語究竟有多大用?
這個問題的相關話題數不勝數了,這里我不想多說,一句話就講完了,非常有用,終身有用。如果你不理解這一點,就去看相關的話題討論,看看正反兩方的處境觀點。
只有認同了學英語對自己的現在和將來都有莫大的好處,才談得上學英語,否則沒用的東西學個毛線呢?
2、解決了要不要學的認知后,再解決學習方法錯誤導致的學習難和學習痛苦。
大部分學校老師不客氣地說根本不會教英文,所以你的英語學習方法可能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你看到英文單詞它是它你是你,既不會讀也不會聽更不明白意思,在你一窮二白的時候老師還要喊你閱讀一段段莫名其妙的英文字母組合,還要你記住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怎么可能不痛苦?!
正確的方法肯定不是這樣的,正確的方法一定是很短的時間教了你而你能馬上記住,馬上可以用起來。一定要跟這樣的老師去學英語才可能克服第二關。
如果自己摸索當然也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之道,但摸索本身也痛苦,所以對你不合適,那么你第一就是要去找一個會教拼讀的老師,有了這個基本功,英語學習才算裝上了發動機,說得極端一點,不會拼讀法就不要學英語,沒有語音做支撐的學習注定痛苦十年事倍功半甚至功敗垂成。
3、方法再好,也要面對一個量的問題,最高頻的單詞就是5000個左右,還有什么亂七八糟的主謂兵定狀補這些怎么也搞不明白的東西,所以你可能還是難免抵觸。
總結起來,克服對英語的抵觸其實就是做2件事:
1、理解英語對自己現在和未來的好處;
2、找到對的老師或者方法,像玩游戲一樣去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