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高考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目的是讓孩子在高考中有更多選擇,發揮自己的優勢,進入最適合的大學學習,新高考下,“3+1+2”的考察模式受到人們的關注,它是指孩子在選科上面的分配模式。
3+1+2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3+1+2模式是一種新的高考模式,另外一種新高考選科模式是3+3模式。
高考3+1+2科目中,“3”就是語文、數學、英語3個主科為必考科目,每科滿分150,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績計入高考成績,其中,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部分組成,待條件成熟后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1”是物理和歷史為2選一科目,每科滿分100,也是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績計入高考成績;“2”是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選兩科,每科滿分也是100分,按等級賦分的方式計入高考總成績。高考滿分750不變。
選科3+1+2最聰明的組合
無所謂最佳組合,只能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
因為3(語數英)是必選的,如果孩子的這三個基本學科沒有什么優勢,那在選科時,只要考慮興趣就可以了。
另外,若從大學專業角度分析,選科3+1+2最聰明的組合是物理+化學+政治。
因為物理+化學+政治,可填報專業覆蓋98.9%,而一些雙一流大學可報專業可以達到率達100%。眾所周知考研必須考政治,若是在高中沒有學習政治的,可能會有2-1年的知識空白,對考研的政治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所以優點是:可報專業多,對大學以后考研有利。
缺點是:政治、物理、化學三者之間的聯系不大,學習之間不能聯系、對思維的轉換比較大。
新高考模式盛行,3+1+2新高考錄取規則有哪些
3+1+2新高考將按總成績劃分數線。
3+1+2新高考錄取分數線劃分按照實際考生的總成績劃定,并且原則上加分項不能算入總成績中,只能提供給院校作為參考。普通類考生的本、專科分數線按照考生選擇的選考學科類別并結合考生的總體成績等因素劃定。
藝術類、體育類的分數線以普通類的為基準,分地區綜合考慮考生總體成績、計劃招生人數等因素,按教育部的不同要求劃定。部分藝術特長、體育能力特別突出的考生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單獨劃定分數線。
1個、得分優先:
改變傳統的“志愿優先”規則,以考生個人意識為中心。按年級搜索,成績好的考生優先尋找備案,待高分考生志愿向相應院校提交檔案后,才會檢索到低分考生。一般以一校一專業為單位運作,相對來說,考試成績好的同學更有優勢。
2個、跟隨志愿:
考生在填寫志愿時有優先權,高意圖,意圖不強。提交文件時,計算機將參考考生的成績和志愿填寫文件的順序。它將首先檢索排名第一的志愿,符合專業和院校標準的,予以備案,如果沒有,搜索第二個,等等。直至檢索到符合備案條件的志愿,備案后,其他志愿就沒用了。
3個、一次備案:
平行志愿似乎很多,但它給候選人的選擇是獨一無二的,它遵循一槍“生死”,每位候選人只有一次提交的機會。意味著只要考生填寫報告,符合標準,就會被選入某高校的專業志愿,剩下的志愿都沒用。并且不會考慮提交文件的專業是否是錄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