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場全國性的考試,被認為是一次改變命運的考試。隨著我國流動人口不斷增多,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問題日益迫切。于是很多地區出臺措施,對異地高考進行說明。
異地高考需要什么條件才符合
不同地區,異地高考的條件也不同,以下是部分地區的條件要求:
四川
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含租賃),在父母就業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階段學籍和三年完整學習經歷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報名條件的隨遷子女,可在就讀地縣(市、區)招考機構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申請參加普通高考的隨遷子女,應在2023年10月20日前,向就讀中學所在的縣級招考機構申請,提供房產證或縣級公安機關出具的父母暫(居)住證明和有關單位出具的父母合法穩定職業證明,提供縣級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在當地就讀年限和取得學籍的證明。
經審核,符合條件者準予高考報名。
江蘇
1、具有江蘇省戶籍且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2、非江蘇省戶籍的來蘇務工就業人員隨遷子女(以下簡稱“隨遷子女”)申請在我省參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條件外,還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在江蘇省取得普通高中學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學習經歷;其監護人在我省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3、在江蘇省定居并符合報名條件的外國人,持公安機關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可以申請報名。符合條件的港澳臺籍考生,可以申請高考報名。
甘肅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4.戶籍或學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甘肅省戶籍、學籍的考生,出生后首次申報戶口登記在甘肅(身份證號碼前兩位為62),無外省遷轉記錄,且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為甘肅省常住戶籍,可在我省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2)在外省就讀并取得學籍的高考考生,本人及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常住戶籍在甘肅的,本人初次戶口登記在甘肅且無外省遷轉記錄,須具有外省省級教育考試招生機構出具的不能參加當地普通高考的證明或相關函件。
并持相關人員戶籍、學籍所在地省級或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學籍、學業水平合格考考試成績證明及綜合評價信息等材料,可申請在戶籍所在縣(市、區)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3)外省戶籍遷入甘肅省的考生,戶籍遷入我省時間須滿三年(時間截止到2024年8月31日),本人具有我省高中階段連續三年完整學籍并在學籍學校實際就讀。
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我省戶籍且滿三年(時間截止到2024年8月31日),并在報考地繳納養老保險或醫療保險滿三年(自2025年普通高考起執行),可申請在戶籍所在縣(市、區)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4)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甘肅省參加普通高考按照《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我省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方案》(甘教廳〔2012〕216號)執行。
進城(鄉鎮,下同)務工人員須在報考地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并按照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等。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其父母雙方須在報考地具有甘肅省合法的居住證,且居住時間滿三年(時間截止到2024年8月31日),并在報考地繳納養老保險或醫療保險滿三年;考生須具有我省高中連續三年完整學籍并在學籍學校實際就讀。不符合相關條件的考生回戶籍所在省報名參加高考考試。
(5)高考考生隨父親或母親因軍轉安置、工作調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事管理部門辦理的調動)正常遷轉常住戶籍至甘肅境內,并將高中階段學籍轉入甘肅省,且在學籍學校實際就讀的,出具相關證明后,可不受戶籍、學籍年限限制。
(6)考生作為被收養人,戶籍已遷入收養人名下,高考考生持有民政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收養人具有我省戶籍且滿三年(時間截止到2024年8月31日),考生本人具有甘肅省高中階段連續三年完整學籍并在學籍學校實際就讀。
安徽
沿用2012年的相關規定,不均有安徽省戶籍的隨遷子女,在安徽有高中三年完整學籍和學習經歷者,便可以在學籍所在地報名參加高考。
北京
父母持北京市居住登記卡、居住證或工作居住證,在京有合法穩定住所,并且工作和繳納社保已滿6年,隨遷子女有高中三年完整學籍和就讀三年者可報名。
說明:大多數地區對于“異地高考”考生并無差別、特別限制對待,不會限制考試和錄取,但父母和考生要滿足類似于上文提及的異地高考報名條件;以天津、上海為首的地區,不僅對于家長和考生有類似投靠落戶的嚴苛要求,還會有類似“在津內地西藏、新疆高中班就讀的學生不允許參加在天津高考錄取”的嚴苛條件。
常見的異地高考情況
1.移民或出國人員的子女:如果學生的家庭移民到其他省份或國外,學生可能會選擇在新的居住地參加高考。
2.高中就讀地與戶籍地不一致:有些學生可能選擇在就讀的高中所在地參加高考,而不是他們的戶籍所在地。
3.跨省志愿:學生可能根據自己的志愿選擇在其他省份的大學進行報考,因此需要前往這些省份參加高考。
異地高考需要學生和家長更多的準備和安排,包括申請異地考試的手續、住宿、交通等。這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并了解目標地區的高考政策和注意事項。如果您有需要進行異地高考的情況,建議咨詢相關學校、教育部門或招生機構,以獲取詳細的指導和信息。
高考考本省和外省的區別
高考考本省和外省的主要區別在于報考難度、距離、自主能力的培養、生活方式和習慣的不同、視野的拓展以及經濟成本。
報考難度:本省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通常更低,為考生提供了“錄取優惠”。這意味著,在同等條件下,本地考生相對于外地考生更容易被錄取。
距離:本省高校離家距離更近,可以顯著減少路費開支。對于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考生來說,這可以節省大量費用。
自主能力的培養:選擇省外大學意味著需要更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因為許多事情可能需要自己解決,這有助于培養自主能力。
生活方式和習慣的不同:考生需要考慮所報考地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是否與自己適應。較大的差異可能會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視野的拓展:省外大學提供了接觸更多新事物和不同地域同學的機會,有助于拓展視野和人際交往能力。這在外省上大學時尤為明顯。
經濟成本:雖然現代交通非常便利,但長途旅行的費用較高,特別是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頻繁回家或探望的成本較高。相比之下,本省上大學在路費上更為經濟。
綜上所述,選擇本省或外省上大學各有利弊,考生和家長需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需求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