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高考的不斷推進,高考的選科方式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新高考選科多采用“3+1+2”的模式,其中1是指歷史或者物理,選擇歷史的被稱為是文科方向,在高考選擇專業時,可以選擇哲學類、教育學類等文科方向。
新高考歷史方向有哪些專業
哲學類:哲學、邏輯學、宗教學、心理學經濟學類: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
教育學類: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革命史與共產黨史。
社會學類:社會學、社會工作。
政治學類:國際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教育學、外交學。
新高考歷史方向選科組合
首先是:歷史+生物+化學。
這個選考組合雖然比較適宜想讀理科又不想學習物理的學生。但這個組合歷史、生物、化學這三科知識的掌握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記憶。如果在記憶方法和效率上具備優勢,善記憶的學生可以考慮。
第二種:歷史+生物+地理。
這種選考組合,類似傳統的文科組合。該組合用生物取代了傳統文科里的政治。政治和生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求背誦的知識點都很多。但是我們需要留意的是,生物背熟了,可以考高分,政治則不一定。政治的主觀性太強,而且更新太快,對于不喜歡政治科目的學生來說,也許生物更容易得分。
第三種:歷史+生物+政治。
如果考生生物成績在三門理科當中較為優秀,建議選擇這個選考組合。
第四種:歷史+化學+地理。
這種選考組合適合對物理不感興趣,或者是物理成績不夠理想,而文科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
第五種:歷史+化學+政治。
這種選考組合適合文科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以一門化學拓展了專業的選擇面。這個組合學科之間沒有太強的割裂感,但是在具體學習過程當中,學科間的差別還是比較大,也需要學生能夠在各種思維當中靈活切換。
最后,第六種就是:歷史+地理+政治。
這種選考組合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但特別適合目標明確,未來選擇藝術傳媒、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的考生。
史地生組合優缺點
1,等賦分制下,史地生組合比較容易得高分
因為在推行3+1+2新高考選科模式后,歷史和物理成為首選科目,改革規定歷史和物理均按照考生原始卷面成績計入總成績,不必再進行等級賦分。
這意味著歷史學科因為主觀題而賦分難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而生物和地理均屬于只要考生在試卷上填入標準答案就能得到滿分的學科,基本不會出現卷面分數與考生預估分數不符的情況。
2,學科組合專業覆蓋率偏低
史地生組合的缺點其實較為明顯,主要表現在該組合的專業覆蓋率較低,僅有49.47%。選擇該組合的同學基本只能報考偏文科類專業,與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相關專業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