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于考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時,孩子的緊張情緒也是越來越大,有些孩子在高考前甚至出現棄考的想法,家長們十分著急,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緩解孩子的壓力,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高三孩子突然不想參加高考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這是孩子情緒緊張的一種表現,要對其進行緩解壓力。可以先把孩子接回家中,解除孩子在校封閉的狀態,讓其暫且與家人在一起,使其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心與愛護,以緩解其情緒上的壓力。
其次,可以跟孩子進行一個猶太家庭常常使用的海沃塔式對話,家人一起頭腦風暴一下不參加高考會怎樣,參加高考又會怎樣,引導著孩子進行獨立思考,去探索多種可能性。
然后,讓考生適當的減少一些學習時間,自己給自己增加一些娛樂聽音樂玩的時間。高考生的復習效率和質量,是與心態情緒,以及緊迫的時間有著很大關系的!疲勞戰術是高考生,考場失敗的主要原因,要警惕,一定要警惕!
最后,引導孩子,讓他自己嘗試著變換一下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不必要那樣嚴格的苛求自己,抓住每一分一秒的復習時間!太累!形式上變化了,心理和情緒上,也會緩解一下壓力的,用自己新的思維導圖,重新排列和整理一下知識點,也許會讓考生喜出望外!
高三孩子不愿意參加高考的原因有哪些
心理壓力過大。高三本身任務重壓力大,有些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方法,一味的督促激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了難以承受的壓力。
對未來的迷茫。人生道路的抉擇,一些高中生對未來充滿迷茫。他們不確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也不知道高考后應該何去何從。這種不確定性讓他們對高考感到焦慮,甚至選擇逃避。
應試教育的束縛。雖然我國教育部門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們為了應對各種考試,不得不將大量時間投入到枯燥的題海戰術中,這讓他們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從而對高考產生反感。
家庭環境的影響。許多孩子出現厭學情況的根源,是家庭、父母對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要求、管理、責備太多,造成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造成了孩子對學習的厭倦。
學業原因。孩子在高三階段沒有達到高考的要求,無法參加高考或者自行選擇不參加高考。
高考臨近,孩子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家長如何引導
家長要向孩子傳導正確的觀念,幫助孩子樹立考試的信心。高考對每個考生而言,機會都是均等的,高考的確很重要,但也只是人生的一次機遇而已。家長要教育孩子盡量以積極的心態應對高考,激勵孩子樹立更加遠大的人生目標。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高考來臨之際,家長不要一味地督促孩子學習,在做到自己不焦慮的同時,要與孩子交朋友,盡可能聆聽孩子的焦慮、疏導孩子的情緒。
建立良好的信任和溝通。與孩子保持親密信任的親情關系,再加上親切順暢的交流溝通,是為他們減壓的良好基礎。作為家長不能只以簡單的說教方式,或用粗暴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們是完全理解他們的壓力和擔憂的。
提出合理的期望和目標。高考是孩子人生道路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和里程碑,學習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為了幫助孩子能夠輕松和有效地應對高考帶來的壓力,家長一定要“雪中送炭”,而絕不可以“火上加油”。
創造溫馨的環境和服務。其實,除了本身就是高中及以上的教師之外,對于絕大多數的家長來說,就是全力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所以一定要確保孩子在高考之前,有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