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不斷改革,新高考逐漸盛行開來,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也在不斷增多。新高考在試試的過程中,孩子選科、成績賦分以及分數線劃定等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新高考分數線如何劃定
新高考錄取線是根據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和考生所報志愿的學校招生計劃來確定的。
綜合素質評價是新高考錄取的重要依據,其中包含了文化課成績、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和加分項,而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又包括素質綜合評價和專業素質測試。
具體步驟如下:
1、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成績以及其他加分項目的加分情況。這些成績將根據一定的權重進行加權計算,得出綜合素質評價總分。
2、學校招生計劃:各高校會提前確定招生計劃,包括錄取人數、專業招生要求等。根據學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個或多個批次進行錄取。
3、錄取線確定:根據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和學校招生計劃,確定各批次的錄取線。錄取線一般是按照降序排列,從高到低依次錄取,直到招生計劃滿額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市可能會有不同的具體操作規定,具體錄取線的確定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
新高考開始實行了嗎
考試實行了。
新高考并不是全國實行的,新高考是語數外三科,物理和歷史二選一,另外的政地化生四科中選二,只是在部分省市先行推廣。
第一批實施新高考的省份就是浙江和上海,時間是從2014年開始,也就是說,在2017年這兩個省份的考生已經完成了第一次新高考。
第二批實施新高考的是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四個地區,已于2017年9月開始啟動,也就是說在2019年高考時,上述四個地區的考生將參加改革后的首次新高考。
第三批實施新高考的地區也就是在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學時開始啟動,這些省份分別是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廣東,河北,江蘇。這些省市的考生在2021年參加首次新高考。
新高考的賦分制是怎樣規定的?賦分制怎么算比例
高考賦分制計算是新高考模式下的一種計分辦法,主要是在實行“3+1+2”模式高考的省份中使用這一賦分辦法。包含3個步驟:
1、確定賦分區間。將每個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出A、B、C、D、E五個等級,對應的分數區間分別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確定原始分數區間。與賦分區間相對應,以每個科目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及其得分來確定原始分數區間。
3、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設原始分數區間最大值與原始分之差為R,原始分與原始分數區間最小值之差為r,賦分區間最大值為A,最小值為a,賦分成績為未知數T,其余均為已知數。賦分公式為R/r=(A-T)/(T-a),經過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舉例說明:
比如小明同學生物成績,必考題67分,加試題25分,卷面分為92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1%,那么按照等級賦分方案,屬于1等級,他計入高考的生物分數應該對應為100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4%,屬于3等級,對應賦分為94分,計入高考總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10%,屬于4等級,對應賦分為91分,計入高考總分。
按照等級賦分的算分規則,你的高考分數取決于當次選考科目成績全省的排名。同時等級賦分的結果之一,就是不管哪門選考科目,當次考試都將會“誕生”1%的滿分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