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我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你做到了嗎?你是真的專注于溝通,還是太忙于給出指示?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說的很清楚,但是孩子沒有去執行。為什么?以下是如何與小孩子溝通的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為什么不不愿意溝通
1、父母從小就毆打和虐待孩子。當他們的孩子受到傷害時,心門是關著的,就不想說了。
2、孩子犯了錯誤并承認了,父母懲罰了他。
3、他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家庭作比較。他感覺不到被愛。
4、父母居高臨下,過于專斷,不聽孩子說的話。
5、父母沒有兌現承諾,在孩子面前不說真話,孩子有不信任感。
6、父母喜歡挖掘過去。翻舊賬,因為現在的事情沒有說服力,為了說服對方,但對孩子來說,卻是多重打擊。
7、嘮叨。嘮叨是強調事情的重要性,但是會讓孩子反感,說清楚就行了。
如何與小孩子溝通的技巧
1、調整親子關系
關系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只有當你和孩子的關系健康時,你的溝通才是有效的,否則對牛彈琴,不僅會讓孩子厭煩,自己的溝通也會因為溝通不暢而加倍受傷。
2、尊重你的孩子
當你的孩子和你說話時,放下你正在做的事情,聽你的孩子說話。如果你不能停止手頭的事實,那就和你的孩子談談,讓他等一下,然后仔細聽他說。
3、無條件地接納你的孩子。
孩子們的意見并不總是正確的。父母應該無條件地接納他們的孩子。我不一定同意孩子的觀點,但要給他發言權和表達自己的權利。因為生而平等,你們都是獨立的存在。
4、不要心不在焉地聽
聽一個比你知道得多的人,誰在那里說話,我們通常愿意聽,但如果那個人跑題了,說了一兩句話,我們就不想聽。與孩子交流時,一定要克服這種情緒。由于人生閱歷、生活經歷和背景知識有限,孩子對孩子的了解不如父母多,此時父母要給孩子耐心和尊重,不要無故打斷孩子,聽他說完,認真應對。
如何訓練孩子的溝通能力
1、別懷疑孩子
父母是給予孩子最大安全感的人,所以對于父母的信任十分看重,所以給孩子好的引導,父母更應該選擇相信孩子,給孩子增加自信心,這樣才有利于幫助孩子成長。
多用信任的語氣和孩子溝通,比如孩子想要學畫畫,你可以對他說:“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學好。”這不但是對孩子的信任更是給孩子自信和鼓勵,這讓孩子更加容易堅持做下去。而不是立刻否定“你這樣三分鐘熱度怎么學的好。”這樣不但會讓孩子喪失自信,更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2、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在自我意識出現后,家長就要開始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們在每個階段嘗試自己的能力,也成為了家長眼中的“叛逆期”,孩子的“不聽話”其實是一種成長,家長在意識到后更應該懂得和孩子對話,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和你的要求發生沖突時,可以做出中立的選擇,完成孩子要求也必須完成父母的要求。這比起命令式的結果更加容易讓孩子接受和遵守。
3、多和孩子交流
在大人眼中,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孩子是有他們的自尊心的,可以試著用商量的語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和自己平等交流,是尊重他的,當然尊重不是縱容,是非對錯還是需要嚴格教育的,如果孩子不收拾玩具,可以和孩子說明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開始可以和孩子商量一起收拾,養成習慣后讓孩子主動收拾,而比起一次次怒吼命令孩子收拾來的效果大。
孩子隨著年齡的的增長,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不是某一天的變化,而是貫穿成長的每一天,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了解孩子現在的心理,陪伴孩子的成長,這就是父母和孩子正確的溝通模式。想了解孩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孩子的步伐。以上就是如何與小孩子溝通的技巧。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