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的自私主要表現在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所謂的自我為中心就是指孩子往往只考慮自己的觀點,無法接受別人的觀點,只能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懂得換位思考。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只要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就能改變現狀,那么,怎么教育孩子不自私?
自私的孩子長大了有哪些危害
1、自私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當一個自私的人對他人和社會有利益時,他會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并更加重視這些利益。當他認為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沒有沖突時,考慮自身利益的動機可以引導“利人利己”的客觀行為。
當他認為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和社會的利益相矛盾時,為自己的利益謀劃的動機就表現為犧牲他人和社會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利益的行為。
2、喜歡關心個人得失
不知道如何去愛或學會尊重他人;執著于每一件小事,讓生活成為永無止境的痛苦,不斷懷疑別人是你的死對頭,羨慕別人的成就和成就。此外,他貪戀別人的財產,不能承受別人的幸福。
3、自私的人性格冷淡
自私的人在人際交往中首先會想到保護自己,對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或交流持悲觀態度,缺乏應有的熱情和同情心。
4、自私的人沒有朋友,得不到幫助
自私的行為往往會招致他人的蔑視、厭惡和仇恨,在遇到困難時無人幫助他,甚至會招致他人的打擊和困難。永遠不關心別人的生活和需要,永遠不愿意幫助別人渡過難關,沒有朋友,沒有人傾聽他們的煩惱,只能活在孤獨的世界里。
怎么教育孩子不自私
1、營造共享的家庭氛圍
父母應該從孩子最關心的食物開始。如果孩子獨占食物,父母應該接受并公平分配。起初,孩子可能會哭泣或苦苦哀求,但父母不能屈服,必須堅持下去。偶爾“舊病復發”是正常的,只要家長堅持就能糾正。
2、教孩子如何分享
父母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分享的重要性和給予的快樂。比如你在家吃蘋果,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爸爸和寶寶三個人,每人一個蘋果。從長遠來看,孩子們會養成與家人分享他們吃的任何東西的習慣。
3、玩游戲克服自私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戲,扮演不同的角色,幫助他們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游戲,孩子們可以體會到他們與周圍人的關系,比如父母如何愛他們,醫生如何照顧病人等等。可以讓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為別人著想。
4、消除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盡量不要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與家庭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他們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5、滿足孩子的需要要適當
為了孩子的合理要求能夠得到適當的滿足,為了不及時滿足讓孩子學會等待,不要太隨和,即使孩子很堅強,父母也要堅持正確,不要給孩子留余地。如果有妥協,孩子就會知道下一個機會,所以父母要狠心,有毅力和耐心,有堅持下去的決心。
自我為中心是兒童早期自我發展意識的一個必然階段,怎么教育孩子不自私。父母不必要過度擔心,父母需要正確認識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規律,找到孩子自私的原因是什么。然后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來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從而縮短孩子處在以自我為中心階段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