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向孩子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夠真正掌握知識,并做到舉一反三。所以在學校里,老師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還要鼓勵他們在課后思考和解決問題。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他們的孩子不會思考,也沒有取得好成績,那么,不思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不思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父母的過度包辦剝奪了孩子的思考權利
中國父母習慣于處理孩子的所有事情,愛太寵溺,愛的太專制。父母總是不信任,不放手,什么都做,壓制孩子的思考,這些家長不知道,在每一個不知道怎么思考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不想放手”的家長。正是這種父母“動手”的態度,造就了孩子“懶得思考”。
2、應試教育限制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一些新思維教育專家會這樣定義外國教育和中國教育:“外國教育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個人能力,而中國教育是補習知識,培養機械人。正常的教育是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而我們的教育扼殺了他們的創造精神和能力。
3、高科技現代生活讓孩子懶得思考
孩子懶得思考的原因之一是高科技時代的生活讓一切變得更容易,減少了孩子動腦解決問題的機會。例如,充斥著孩子們生活的動畫和視頻游戲正在以越來越完美的圖像擠滿他們的想象力。
如何引導孩子善于思考
1、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寶貴品質,可以教給孩子一些相關的知識,一些發明家的故事,引導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探索精神,讓孩子開闊眼界,學會思考,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
2、讓你的孩子分析
思考能力的積累可以說是建立在勤奮思考的基礎上的,當孩子做錯事時,不要一味責備訓斥,可以讓他想想哪里做錯了,為什么錯了,怎么做。
3、引導孩子發現問題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想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果孩子不能馬上回答,家長不要著急,要耐心引導和啟發他。
4、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民主的氛圍
作為父母不能壓抑孩子,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善于思考呢,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輕松的環境,傾聽孩子的聲音,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思考的欲望。
不思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思想家,我們要保護他天生的思想。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是我們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獨立思考、創新思維,是孩子在未來競爭中所向披靡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