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懵懂,是最美好的感情。然而,正因為是這樣一份美好的感情讓老師和家長都很為難。若不加限制,聽之任之,可能會耽誤學生的時間,影響學業;加以限制,引導不好,又容易走向極端,引起孩子逆反。那么,青春期早戀的孩子怎么教育和疏導呢?
青春期早戀的孩子怎么教育和疏導
首先,要正視早戀現象。孩子進入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愿意和異性交往,是很正常的事,是人類情感的自然流露,家長不要視其為洪水猛獸。
其次,積極與孩子交流溝通。對早戀的孩子,家長應該多一些理解、多一份體貼,絕對不能強行干涉,更不能扣“大帽子”、施加壓力。家長要以關懷愛護的姿態親近孩子、幫助孩子,告訴他早戀的害處,教孩子學會區分友誼與愛情,使孩子對戀愛、婚姻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引導孩子正確地對待和處理關系自己終身幸福的大事。
再次,阻止孩子早戀要講究方法。處理孩子早戀的問題,家長切忌態度粗暴、方法簡單。家長不能用譏諷、責罵甚至懲罰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不要偷看孩子的信件、跟蹤監視孩子,更不要到學校或對方家中吵鬧,弄得滿城風雨。幫助孩子走出早戀的誤區,需要一定的時間,家長千萬別操之過急。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對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動,以轉移其注意力;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個人愛好,如集郵、畫畫等,使其課余生活充滿情趣、充滿快樂。這樣,也許可以使早戀的情感減弱。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家長一定要多抽些時間和孩子溝通聊天。最好是同性家長與孩子多談心,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一旦發現孩子有早戀的跡象,家長應注意不要給他獨處的機會。例如不要讓孩子單獨租房住,孩子周末回家以后也不要讓他單獨一個人長時間在家。
作為家長,一定要牢記三個原則:一是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變化,不要給孩子扣上各種消極的“帽子”;二是在孩子出現早戀跡象時,要積極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的這一特別階段,給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導,而不是打罵和威脅;三是要做孩子最堅強的后盾,幫助孩子解決處理好青春期的種種困難和煩惱。
此外,家長們還應當做到“三不要”:不要把孩子對異性有好感當成洪水猛獸;不要把早戀等同于道德敗壞;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有過情感萌動的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早戀的危害
危害之一:影響學習成績
無論是現階段的考試,還是日后一技之長做出貢獻,都離不開自身勤奮的努力和知識的儲備。十六七歲的青少年,精力旺盛、思想活躍、記憶力強,對新事物的接納程度高,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最佳時期。于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最主要的社會角色就是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于是家長們都一心思地緊盯著孩子的成績,但凡能引起其波動都是豺狼虎豹,要嚴厲打壓。
其實,在早戀這個問題上,只要家長和老師引導的好,孩子們完全可以將早戀的心理需要轉化成學習的動力,這樣一來不但不會影響學習成績,反而促進了彼此的情誼,他們可以在相互鼓勵下更好的學習。
危害之二:阻礙心理發展
我們都知道家長最怕自己早戀,也最反對自己早戀。可當那份懵懂的感情產生的時候,青少年只有悄悄摸摸、躲躲藏藏、謊話連篇。一方面他們享受著和朋友在一起的喜愛之情,另一方面卻又擔心家人的責備和議論,于是思想上就會產生很多負擔,也會讓阻礙他們和同學、家人的關系。重慶寸草心心理咨詢提醒長期這樣下去會影響青少年心理的正常發展,甚至改變他們的性格,對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同時,青少年的心理上還不成熟,在戀愛中容易產生矛盾,容易在感情中受到傷害,很有可能給日后的感情生活埋下陰影,影響日后的生活。所以家長若發現孩子陷入到早戀的時候,應該好好的給孩子進行指導,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全面的戀愛觀。
危害之三:增加心理壓力
也正是因為不合時宜的戀情得不到社會、家庭和學校的認可,所以青少年的心理有著很大的壓力和矛盾。也正是這些壓力和矛盾使早戀的青少年注意力不能集中,興趣、性格都會發生明顯的改變。長此以往,對個人的健康發展有不利的影響。由此可見,其實帶來危害的并不是早戀,而是由早戀所引起的來自外界的多方面壓力。
所以家長怎樣對待早戀的態度才是早戀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的重要原因。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認同孩子,疏導總是比阻止能帶來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剛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向其說明自己對待早戀的態度,不要讓孩子有過多的心理壓力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