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不一樣,他們的叛逆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樣,一個男孩處于叛逆期的時候,我們只能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來對癥下藥,但最重要的就是大人要學著換位思考、放下偏見、耐心勸導。
高三男孩叛逆期怎么溝通
第一步是父母要轉變育兒觀念。
我們的父母大多屬于控制型家長,習慣于用直接控制或隱藏操控的方式對待孩子。直接控制就是父母用簡單粗暴,或者是威脅和羞辱的方式讓孩子服從自己,而隱藏操控的父母,喜歡打著“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幌子,名正言順地干涉孩子的生活。
當然了,我不是說青春期的孩子完全不需要父母的教導控制。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與之對應的作用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叛逆期的發生主要原因在于,孩子在變化,而父母卻滯后了。
一個幼兒的母親和一個中學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管教的重點以及教育方式絕對是有差異的,但我們家長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但父母仍然沿用兒時的方式在對待他,這肯定不行。
就像一顆樹,在它還是幼苗的時候,一個小花盆就可以,但隨著它的逐漸長大,你必須及時給它換大花盆,直到給它一個沒有約束的空間,這樣才可以長到它本可以長成的樣子。
調查發現,青春期孩子最容易和父母發生沖突的事件,就是孩子的穿衣打扮、興趣愛好、社交活動等方面。我個人認為,在不違背大原則和觸犯道德底線的前提下,父母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沒有必要跟孩子斤斤計較。
孩子正處于兒童向成人發展,父母也應該成長。作為一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你要做孩子最牢固的后盾,同時抓大放小適當放權給孩子,并適度地鼓勵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去探索成長并適當地去承擔一些失敗的風險。讓孩子了解到每個人都是自由的,都有選擇自由的權利,但是自由的后果是需要自己去承擔。
第二步是父母要轉變身份角色。
我們沒有必要做有“權威”父母,隨意地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非得要孩子按照家長設計好的路子走。
小時候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超人,而到了這一時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感下降了,他不再一味地服從父母的各種命令,而是經常對父母的建議和要求提出質疑和反對,即便父母的建議和要求是合理的,他們也不愿意聽從,仍然堅持自己的做法,這也是導致親子關系不好的因素之一。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如果還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管理的話,那么結局往往會很糟糕。這個時期的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一再地樹立權威,強調孩子順從,我們應該去鼓勵孩子發表他的看法,即便發現孩子常常眼高手低,紙上談兵,甚至以自我為中心,我們都要避免在第一時間就簡單直接地去反對、去壓制。
有時候適當地向孩子示弱,去肯定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卻是走進他們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小心思的機會。先讓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在接納、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再循序漸進地與孩子去交流,去表達我們大人不同的看法與觀點,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修正其不合理的認知。
第三步是父母要轉變相處方式。
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就好比是在打太極,萬萬急不得。太極看似柔和,但力量極大。我們可以利用這份柔和去化解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更好地去應對他們的各種抗爭。太極強調,一招一式都柔中帶剛,我們父母也要在柔軟中帶著一份剛,在充分理解孩子,做好深度聯結的基礎上去支持、去引導、去給予孩子力量。
如何教育高三叛逆的孩子
教育高三叛逆的孩子需要信任、耐心和理解。高三是學生人生中重要的一年,他們需要面對著壓力和緊張的學習節奏,同時也需要面對身心上的變化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這些挑戰使得許多青少年情緒不穩定,表現為對家長、學校和社會的抵觸的情緒。對于教育高三叛逆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首先需要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和痛苦,以及他們所面對的種種困境。
在溝通的過程中,需要靜下心來,不要輕易發脾氣,也不能忽視孩子的聲音。嘗試用理解、寬容和愛心去做對他們的引導,和孩子一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式,給予他們積極的支持和鼓勵。
同時,家長和老師也可以適當為孩子營造輕松的家庭氛圍,在高強度的學習之余,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
男孩叛逆期最好的溝通方式
1、正確認識叛逆:男孩子正值青春期,是自我心理發展、形成自己獨立人生價值觀的重要階段。當孩子出現叛逆的癥狀后,建議家長給予足夠的尊重與自由,可以多了解孩子平日的興趣愛好,減輕孩子心理的壓力,對優點給予肯定。
2、換位思考:青春期出現叛逆是正常現象,可能由于孩子表達方式過于激烈,家長用指手畫腳的方式進行教育,導致適得其反,建議家長進行平等的交流。
3、留有隱私空間:男孩子已經會有自我隱私,家長要尊重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私人空間,并且要合理引導孩子發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