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克服懶惰需要家長的關注和耐心。幫助孩子建立自律的習慣、制定目標和計劃、鼓勵他們參與有趣的活動和設定正面榜樣,都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懶惰,變得更加積極和努力。
10歲的小孩特別懶還有救嗎
(1)讓孩子保持自信。其實,孩子很喜歡自己動手鼓弄一些東西,上班族媽媽要給予支持和鼓勵,不論孩子做得好壞,也不管那些東西做得是否值得稱贊,不妨給予孩子一些贊賞,鼓勵他、表揚他,讓他保持自信,積極進取。千萬不要對孩子所做的事挑毛病、指責或者表示不滿。
(2)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許多父母自己并不懶,平時工作相當勤奮,在家里也認真打理家務,但孩子依然會比較懶,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父母忽視了對孩子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沒有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能力和積極性,一個不熱愛勞動的孩子必然會變得懶惰起來。所以,上班族媽媽千萬不要忽視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3)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做事。孩子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事。在做事時如果能得到爸爸媽媽贊賞,孩子的信心就會大增,心情也非常愉快,自然愿意做其他嘗試。上班族媽媽雖然很忙,但一定要定期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做事,哪怕是一起做家務。
(4)父母的榜樣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勞動方面也是如此。上班族媽媽如果自己以累為借口懶惰,將家務事等想方設法推給自己的父母做,要想培養(yǎng)孩子勤勞的習慣是很難的。這一點,上班族媽媽一定要注意!
(5)及時糾正孩子學習中的懶惰行為。懶惰是孩子們在學習中的天敵。學習懶惰的孩子喜歡成天閑蕩,上課時精神不振,不愛做作業(yè),也不愿意溫習功課。上班族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有類似行為,一定要及時糾正。
懶惰會讓孩子變得不思進取,加重父母的負擔,上班族媽媽若想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讓他們勤快起來。因為,一切成就都要靠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
女孩很懶愛頂嘴怎么辦
1、講道理:父母或長輩講話時不能插嘴
比如我家某某同學今天課堂錯誤很多,所以放學以后我會第一時間問他為什么做錯,是不會,還是其他原因,他們現(xiàn)在有自尊心了,所以記住不要在其他同學面前問這個問題,最好等到回家以后,心平氣和的問,他才有可能好好回答。
2、互相尊重:當著其他人的面頂嘴,一定要嚴肅批評
某某從小就喜歡和大人聊天,整天被姥爺帶著混跡于一堆老頭老太太里,各種場面都能懟回去,以前還覺得孩子能說會道挺好,現(xiàn)在懟到自己身上就不覺得了,如果他在公眾場合頂嘴,我會把他拉到旁邊,告訴他: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自尊是互相給的,我們約定好在外面一定要母慈子孝。
3、找原因:是不是朋友都這樣
前兩個月某某就特別喜歡懟人,真是達到了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境界,我一直找不到原因,直到有一次他和朋友約到公園去玩,回來的路上聽到他倆的聊天方式,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那個同學喜歡懟人,皮皮蝦不管說什么她都要懟回來,久而久之,自己也習慣了這種說話方式。
這個時候我就去找那個同學,告訴她這樣講話會沒朋友的,也順便告訴她的家長,如果家長不管,那這個朋友不要也罷,遠離拉低你的人,才能更好的成長。
4、以身作則:觀察家里人說話是不是都這樣
某某愛懟人和姥爺姥姥也有關系,姥爺和姥姥這輩子講話一直都是懟來懟去,從小耳濡目染,孩子再笨也學會了,我的方法就是當他們互相懟的時候,我會告訴孩子:“你看,這樣說話是不是不好?和吵架一樣?!?/p>
孩子愛頂嘴和家庭氛圍有很大關系,你可以觀察一下,是不是你們家的人講話都喜歡懟人呢?如果是,那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才能教出好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看到他有這個缺點,何不先反思自己呢?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懶孩子最好的解決方法和技巧
1.行為強化法。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端水、掃地、寫字等,完成一件,就及時給予表揚。
讓孩子學會肯定自己,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規(guī)定孩子勞動的時間,養(yǎng)成整理房間的好習慣。如果孩子對勞動產(chǎn)生消極的抵抗,應用強化和懲罰的方式,但不要以勞動作為懲罰,否則會使孩子厭惡勞動。
2.動手練習。除了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外,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為孩子選擇一些有趣的動手練習。
比如孩子都喜歡出去玩,不妨準備一個紗網(wǎng)和一個本子,在認識大自然中的動植物時,收集一些標本帶回家,和孩子一起動手制成昆蟲標本、植物書簽等。此外,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如五顏六色的盒子、瓶子之類的。
3.動作分解。把復雜的動作分解開可以使孩子很小就參與到活動中去。
比如給孩子講故事時,讓他幫著翻書,開始時家長掀起一頁書,拿著孩子的手把這一頁放下去,逐漸過渡到家長掀起一頁書,孩子自己把這一頁放下去,然后再過渡到孩子掀書,家長可用手指把一頁書和其他頁分開,留一點小縫隙,孩子把這頁書翻過去,最后就是孩子自己翻書了。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孩子洗臉、刷牙、穿鞋襪、吃飯等行為。
4.適時鼓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家長的協(xié)助和鼓勵很重要。
幫助要適時適當,如果不給孩子提供幫助,失敗太多,會挫傷其積極性和自信心;但是幫助太多就成了包辦。鼓勵不必是物質鼓勵,一個眼神,拍拍他,都有肯定的作用。如果家長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自己能做”、“你真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生活的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