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孩子就會學會鉆空子、耍小聰明,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會嚴重影響孩子人生的正常及正確發展。此時家長要做好榜樣,正確引導。
媽媽沒有威嚴孩子不怕怎么辦
1.讓孩子知道你的底線。孩子都會有一個特性,那就是試探媽媽的底線。比如因為一件東西開始哭鬧,媽媽認為不需要買,可是孩子就想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那么問題來了,在孩子哭鬧很嚴重的情況下,媽媽要怎么做呢?遷就了就是孩子贏了。
其實,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情緒是非常激動的,道理是聽不進去的,哄也會讓他們哭得更大聲,這時候媽媽越平靜,孩子內心就會越掙扎,他會在哭的過程中觀察媽媽的表情,然后繼續哭,等到哭累了,發現哭泣并沒有用,也就索性不哭了,當孩子意識到哭是沒有用的時候,就是講道理最好的時機。
2.說話要算話。如果寶寶出現賴皮的情況,就一定要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無論這件事,孩子是否真的可以做到,但是在他心里要建立一個準則,那就是,沒有實現自己的承諾,這件事是不正確的。
3.要獎懲分明。育兒也需要獎懲分明。當孩子幫我們做了一件事,比如:拿了一本書,倒了一杯水,掃了地,我們要說謝謝。同時可以說你竟然能幫媽媽分擔家務了,這樣媽媽就不那么累了,或者類似的夸獎和鼓勵。
4.加強和孩子的溝通,做到嚴愛結合。嚴愛結合最能樹立真正的威信。媽媽要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系,平時孩子有了錯誤要及時教育批評,批評完之后要安撫,開導他,使他感受到媽媽是真愛他的,這樣才不會使孩子產生畏懼及抵抗的心理。這種嚴與愛相結合的教育,最能建立真正的威信,最能夠使孩子信服。
導致媽媽沒有威嚴的原因
1.孩子自我意識到萌發。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開始他絕對地依賴媽媽,媽媽在他的心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他會無條件地服從媽媽相信媽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認識世界的范圍越來越廣,獲得的知識能力也越來越多,所以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對于媽媽也就沒有之前那么服從了。
2.家長指導經驗的不足。媽媽權威喪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媽媽對于孩子的指導經驗跟不上孩子的成長速度。時代在快速變化發展,家長有時候的一些指導經驗,其實并不適用于孩子,現在的情況,但是有的家長處于一種關系,還是會逼迫孩子遵從自己的建議。
這樣就導致家長的意見和孩子的想法形成沖突,也就意味著家長的權威受到了一定挑戰。
家長在孩子面前毫無威信會造成哪些后果呢
1.孩子懶惰無方。慈父慈母總是盡力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卻從不要求孩子做什么,很顯然,在這樣無限庇護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好吃懶做。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就輕松得到一切,這樣的他們將來或許就會成為啃老一族。
2.孩子目無尊長。媽媽在孩子面前毫無威信,孩子根本無所畏懼。就像我們上學時,任課老師跟我們打成一片沒有關系,但班主任不能,即使他想真心和我們打成一片,理智告訴他不能。否則,一個班級就沒有規矩可言。育兒也是如此,媽媽沒有威信孩子就不會尊重他們。
3.孩子沒有是非觀念。慈父慈母一般都會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從來不責罰,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做事也會不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