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說臟話是一種非常不文明的行為,也會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采取適當的方法,改掉他們這種不良行為。
小孩罵人怎么教育
1、保持嚴肅。孩子說臟話后,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馬上責備孩子,當然也不能認為孩子說臟話是好笑的事情,這樣可能讓孩子理解為說臟話是正確的,得到鼓勵。此時家長一定要表情嚴肅,告訴孩子這樣說話不對,以后不能這樣說。
2、不要急著生氣。聽到孩子說臟話,父母也不要過于著急,因為孩子并不知道說臟話是很不好的行為。孩子說臟話只是他要探索一個新地領地,并沒有用臟話攻擊別人,或者是惹別人生氣。父母要做的是先要與孩子溝通,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然后告訴孩子不能這樣說話。
3、立規矩。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在孩子習慣養成之前就要訂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違反了就加以適當的懲罰措施,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也學會管理自己的言行。
比如在日常的溝通交流中,如果有哪個家人說出臟字,就懲罰他掃地一周,一次比一次加重懲罰,當然這也是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父母犯錯,和孩子一樣同等地接受懲罰,做到平等、尊重。
4、引導學習正確的表達方式。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說臟話的小孩子不是好孩子。明確的表示自己嚴格的態度,正面教育,告訴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比如,平日里告訴他什么話是不能講的,有什么壞處,如果有情緒可以告訴父母生氣的原因和事件等等。
5、正確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希望孩子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需要父母的全力協助以及正確引導。首先,父母要提醒孩子用其他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意。例如,可以說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是反饋。其次,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嘗試各種方法來緩解負面情緒,例如運動、休息或聽音樂等。
孩子為什么會說臟話
1、模仿他人。模仿是幼兒階段的孩子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當孩子說臟話的時候,一定是聽到別人講臟話,并且講臟話這個行為沒有被制止,或者達到了某種效果,比如周圍的人無反應、大笑、附和著說臟話。
2、表達情緒。雖然孩子不理解臟話的字面意思,但是他們能夠將“說臟話”和“情緒”對應起來,然后在下一次出現類似情緒的時候,用臟話來表達情緒。
3、父母對臟話的反向強化。很多孩子說臟話并不是有心為之,他們并沒有傷害他人的想法,只是在我們的眼中這些詞是很有攻擊性的。
如果孩子說臟話,父母進行嚴厲的責備,甚至打孩子,孩子會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原來這么有威力,能讓父母如此不平靜。久而久之會形成反向強化的作用,孩子會用他們的叛逆頑強,把這些臟話擴大傳播,以此見證它的力量。
孩子“罵臟話”,家長的哪些應對方式是錯誤的
1、批評責罵。批評責罵這是最忌諱的了,孩子學會這些臟話原本可能就是在家長罵別人的時候學來的,如果家長繼續用一些不好聽的話去批評孩子,這又有什么用呢?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辭,一旦措辭不當可能會導致孩子再度模仿。
2、意圖用武力方式讓孩子不說臟話。有的家長想法可能是孩子欠規矩,他罵臟話是缺乏調教的表現,我如果打一打他,孩子害怕了就不會罵臟話了。各位家長,如果有這種想法真的不應該,現在都是什么年代了,還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