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早戀之后,很多家長都會采取一些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來強制的制止他們,但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只有家長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給他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才能讓孩子清楚早戀的危害,做出正確的決定。
碰到孩子早戀父母怎么給他做工作
1、區分真假早戀。許多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會更注重私人空間。也逐漸與家長拉開了距離。這會讓不少父母開始不安,變得疑神疑鬼,冒出不少偷查、偷看孩子的私人物品及交流信息的行為,從而破壞了與孩子正常交流的路徑,使孩子變得反抗,拒絕交流傾訴。要知道很多時候,孩子們可能僅僅對異性懷有好感,只是一種朦朦朧朧的感情。
2、幫助早戀的孩子走出困境。處于青春萌動期的孩子內心充滿希望和幻想,他們的內心世界很精彩,可是又不愿表露。
這時如果得到積極的引導,他們便會打開美好而神秘的心靈之窗,讓熱情、才智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如果受到強制的壓服,他們便會把受了傷的心靈深藏起來,讓壓抑、困惑相伴左右。
所以,成人不應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們,批評他們,因為孩子交朋友多數并不是成人的談情說愛。倒不如在青春期階段,多教給他們必要的生理知識,使孩子們一方面大大方方地與異性交往,一方面又增加理智的意識,學會自我感情的調節與控制。
3、分析利弊加正確引導法。如果已經發現孩子早戀,這時要跟孩子分析早戀的利弊了。弊端:戀愛雖然美好,但是你們現在思想不夠成熟,缺乏責任感,如果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容易影響生活跟學習。
至于利嘛,愛情是生活學習的滋潤劑,可以帶著這份好感發奮圖強,用戀愛的激情去激發學習的熱情。最后的最后一定要教孩子潔身自好,戀愛是美好的,但是要堅持好底線跟尺度。
孩子早戀的原因有哪些
1、影視劇和網絡的影響。現在的影視劇多以男女愛情主題為主,劇中的俊男靚女的美好愛情會對每天觀看電視節目的小孩子產生一定的引導作用。
而網絡的普及,網絡上各種信息、網絡小說、圖片等也會充斥著大量誘導青少年早戀的元素,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孩子接觸這種信息多了,發生早戀的概率自然會變大。
2、同齡人的影響。青少年雖然心理有一定的成熟,但還是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和自控能力,容易有從眾心理。當校園里的早戀現象沒有受到及時控制,開始變得越來越普遍時,會導致其他學生對于早戀的接受程度變高,從而自己也有可能走向早戀。
3、對于父母的模仿。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父母的反射。孩子們知道一個家里,有爸爸媽媽和孩子,而爸爸媽媽是因為相愛而結婚的。
所以他們從小時候的過家家開始,就會模擬父母的關系,稍微長大后,自然也會潛意識尋找自己喜歡的人,從而便產生了父母和老師們最為擔心的“早戀”。
青春期的孩子“早戀”,家長可以怎樣做
尊重個性化,青春期是孩子從依賴走向獨立的時期,這時候的他對異性好奇,希望自主,希望隱私被尊重,相信自己有能力,渴望證明自己,作為父母,請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個性化。
拒絕嘮叨,青春期的孩子最怕嘮叨的父母,所以如果你有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請閉上嘴巴,少說多聽吧。
積極傾聽,當父母愿意放棄自己要講的道理,以平等的身份來傾聽孩子,說出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會覺得被理解被接納,也更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