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持久的過程,特別是對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是需要不斷持續的,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時,在對孩子進行引導之后,一定要關注孩子后續行為,防止孩子屢教不改。
六年級孩子經常撒謊怎么辦
1、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孩子不會無緣無故說謊,總會有一些原因,甚至在我們父母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會成為孩子撒謊的理由,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觀察,從孩子的言行中找出蛛絲馬跡。
2、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行為也會影響孩子。如果家長是一個誠實的人,相信孩子也會學到家長的好品格。如果父母不誠實,孩子也會養成撒謊的習慣。對于孩子的教育,每一位家長都應該以身作則,用真誠來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鼓勵他做更多的事情。孩子做錯事后,家長要正確引導,讓他不再害怕。然后他就會主動向我們認錯。當他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我們就要糾正他。
當這件事解決了,適當的鼓勵一下,調動孩子的自信心,讓他覺得父母是他堅強的后盾,當他解決不了或者犯錯誤的時候,他不會對我們撒謊,而是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勇于承擔問題,也鍛煉了他的責任感。
4、說謊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謊的壞處。說謊會讓孩子失去別人的信任,甚至會讓他們失去朋友……家長要告訴孩子,說謊的壞處不止以上兩條,還有很多。父母除了要告訴孩子說謊有壞處,還要告訴他誠實的好處。
誠實不僅可以贏得別人的信任,還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通過比較說謊和誠實,相信孩子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六年級孩子經常撒謊的原因
1、父母教養方式不一致。據相關調差研究表明,在那些喜歡撒謊的孩子中,有75%的父母都存在教養方式不一致的問題。
例如,當父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孩子的某一行為給予鼓勵和表揚,但是當母親在教育時,又對孩子的該行為做出指責和批評,這時候孩子就會產生認知上的混亂,嚴重者甚至產生自我懷疑和焦慮等心理問題,從而使得孩子為了自保而作出撒謊的行為。
2、父母自身行為的影響。有相關研究表明,當父母自身存在撒謊行為的時候,孩子出現撒謊行為的幾率會相對更高。因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榜樣。孩子出于模仿的天性,往往在看到父母的某些奇特行為之后,會不自覺地想要進行模仿。
因此如果父母平日里經常對孩子撒謊,即便只是喂飯時對孩子說“只吃一口”但是卻給孩子塞了好幾大口這種日常小事,也會讓孩子因此而學會了欺騙。
當眾拆穿孩子的謊言,有兩大危害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梢?,說謊這件事情,是孩子的共性問題,每個小孩子都可能說謊話,只是情境和年齡不同。因此,爸媽在面對孩子突然說謊時,沒必要大驚失色,生怕孩子學壞了,品質不好。爸媽不必當眾去拆穿孩子的謊言,不然孩子會感覺到自尊心受挫,特別丟人,內心非常的受傷。
破壞親情關系。爸媽當眾拆穿孩子說謊話,更嚴重的危害就是,會破壞親情關系,讓父母跟孩子的感情受到重創。小孩子被爸媽拆穿后,容易因為羞愧,自尊心受挫,抵觸爸媽。好不容易因為爸媽不理解自己,感覺特別孤獨。孩子日后有了心里話,也許就不愛跟爸媽講了。
親情關系一旦遭到重創,有了裂痕,爸媽要是意識不到,不懂彌補。這種芥蒂就會存在很長一階段,伴隨小孩子的童年生活,成為孩子潛意識里的存在,讓孩子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