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于孩子不爭不搶,感到焦慮,課堂上老師提問,明明自己知道,但是就是不舉手,好像在孩子心中就沒有要爭取的想法。家長知道像這樣安于現(xiàn)狀的孩子,缺乏競爭意識,長期下去勢必會被別人淘汰,只有懂得競爭的人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環(huán)境。
小孩沒有競爭意識怎么辦
1、要多陪孩子玩一些帶有輸贏和競爭性的游戲。比如賽跑、爬山、收拾東西,擺弄玩具,搭樂高、吃飯等等。家長可以千方百計地設計讓孩子多贏的環(huán)節(jié)和體驗,讓孩子足夠地體驗到贏的感覺。
2、不能不輸,但要多贏少輸。當孩子輸了不服氣,要求重新比賽的時候,要和他講條件(設計小技巧),告訴他必須加倍努力才可以獲勝,讓他剛剛好能贏,但贏的并不輕松,這種拼了就能贏的感覺對孩子更有教育意義。
3、逐漸提升難度。家長引導過程中要慢慢地一點一點提高難度,讓孩子跳起來能夠夠得著那個桃子,他就會發(fā)現(xiàn)通過自己一點一點的努力是可以贏得勝利的。這樣,孩子的潛意識里就記住了這種感覺,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以及競爭性格的養(yǎng)成就被培養(yǎng)出來了。
4、對待競爭要積極。很多孩子對于競爭提不起興趣,尤其是面對自己沒有把握的競爭,更是連參加的勇氣都沒有。其實說到底,孩子擔心的無非就是輸,害怕在競爭中失敗被責罵或者嘲笑。這時,家長要告訴孩子輸贏沒那么重要,反而是競爭的過程更重要一些,因為可以積累很多經(jīng)驗。
父母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要注意這些
1、明白何為公平競爭。家長的目的是讓孩子有競爭的想法,而不是非得讓他在競爭中獲得勝利,所以說要教會孩子知道什么是公平競爭。這樣孩子的目光也就會放在競爭這件事情上,而不是最終的結(jié)果。若是教育太偏激,一味希望孩子勝利的話,那很可能會采取不好的方式跟他人競爭。
家長平時要多給孩子說一些關于公平競爭的故事,讓孩子心中對競爭有個清晰的認識。在這種理念的趨勢下,孩子的心思自然就在過程上,不會過多的去關注所謂的結(jié)果。
2、學會寬容和合作。有很多孩子對競爭的認識已經(jīng)有了誤差,所以在競爭前后,會把對手當作敵人,而且還會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甚至還有孩子因為競爭而拒絕跟他人做朋友。
家長除了讓孩子保持該有的寬容之外,還要教會他合作的重要性,其實有些競爭是需要相互合作的,這樣既能讓孩子之間交流經(jīng)驗,又能相互學習。其實從小學會合作,長大后反而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因為他懂得如何跟別人相處。
積極競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1、通過競爭明白自己的缺。孩子們只有在通過競爭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缺陷才能夠在日后得以改正。如果說孩子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缺點的話,那在未來的生活中也肯定是會被欺負的。
2、競爭能讓孩子變得更為自信。只有競爭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鯰魚效應的作用就在這里。如果說孩子從小就不知道競爭,只知道一味的退避,那么今后定然是最吃虧的那一個。至少在競爭中他們會變得越戰(zhàn)越勇,他們也會了解到自己的長處,這才能夠讓一個孩子發(fā)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