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孩子不爭不搶的性格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看待競爭,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2、端正孩子的競爭心態,注意培養孩子的競爭美德;3、家長要做好榜樣,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怎樣改善孩子不爭不搶的性格
1、引導孩子積極看待競爭
現實生活中,無論競爭結果成功還是失敗,結果都不是最重要的,無論輸贏,我們都要大方接受。面對競爭結果教會孩子更應該看重和享受競爭的過程。父母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更教育孩子在競爭中要學會大方,讓孩子明白作為競爭者應有廣闊的胸膛。
2、端正孩子競爭的心態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競爭能力的時候,必須不能有妒忌心理,妒忌心理是人與人相處的忌諱,公平公正的競爭,才有可能獲得最后競爭的勝利,取得優秀成績。因此,我們在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競爭美德。當然有競爭的地方,有勝利必然也肯定有失敗,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勝利時不能驕傲,失敗時也別氣餒,用心找出失敗的原因,及時改正。如果缺乏良好競爭意識的對孩子來說,危害性很大。
3、家長做好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過于焦慮或急于在孩子面前迅速獲得成功和即時獲利。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要尊重孩子最后的成敗,鼓勵孩子無論輸贏都要成長。此外,家長不應把孩子當作競爭的工具,也應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培養孩子平常心的最好榜樣。
造成孩子不爭不搶性格的原因
1、孩子害怕挑戰新事物
有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對自己沒有明確的認知,內心缺少安全感,沒有自信,所以就會害怕面對未知的挑戰。這些孩子往往性格軟弱,抗挫折能力差,不能接受失敗,所以寧愿保持安穩平庸的現狀,也不愿意進行挑戰。
2、孩子滿足于現狀
有些孩子生活在平穩的環境之中,父母替孩子承擔了許多責任,對孩子沒有進行有意的培養和引導。孩子在安逸的生活中滿足于現狀,沒有上進的目標,缺少競爭的觀念。只想繼續過著有人照顧衣食無憂的生活,不愿意努力改變。
3、家長教育方式的影響
還有一些家長,自身經濟條件優越,所以對于孩子沒有要求。經常給孩子灌輸“只要你開心就好”、“爸爸媽媽掙錢就是給你花”這種理念。導致孩子也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受到家長的影響,覺得自己衣食無憂,不缺錢不缺愛,無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