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社交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可以利用游戲,幫助孩子發展社交;2、允許孩子嘗試新的事物,不要總是替孩子包辦;3、家長不要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要鼓勵孩子發展社交。
孩子害怕社交怎么辦
1、可以利用游戲發展社交
有些家長上班比較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增加與同齡人的接觸機會,父母不妨在家里利用游戲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平時可以拿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進行角色扮演,讓他能夠體驗到生活中真實場景,這樣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此外,家長平時也可以為孩子你買一個繪畫本和水洗蠟筆讓他充分表達想法,長期堅持,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見解,慢慢就會變得自信。
2、允許孩子嘗試新事物
很多家長對孩子事事包辦,就連穿什么顏色的衣物也會幫他做決定,孩子慢慢失去自我,就會變的孤僻、不合群。家長平時要允許孩子多嘗試新鮮事物,允許他在生活中犯錯,多給孩子留一些私人空間,這樣他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去嘗試和同齡人交往,膽小懦弱的性格才會逐步發生轉變。
3、不要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愛說話,遇到大人也不主動問好,就會給他貼一些“沒出息、懦弱、人緣不好”的負面標簽。其實父母不知道,自己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就會給他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孩子之后會經常性的自我否定,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家長要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鼓勵他多社交,平時不使用暴力語言,這樣他才會有勇氣去融入社交圈子。
孩子害怕社交的表現
1、不愛與他人分享
我們可以理解因為處于自己的空間中,孩子會不喜與他們一起分享,因為這樣的方式孩子不會覺得費力,分享是需要一定的交流和勇氣的,而這正是社交恐懼中的孩子所欠缺的。
2、喜歡獨處
社交恐懼的孩子不喜外界的事物,喜歡自己一人獨處的世界。因為對外交流上孩子缺乏一定的自信,不如與自己相處最為簡單舒服。其實最大的因素是心中的害怕與逃避。
3、不愿意和陌生人交流
比如帶孩子出門參加聚會,孩子總是喜歡冷僻的坐在一邊,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如果是在有認識小朋友的情況下,只會跟認識的小朋友一起,對陌生人會選擇性的躲避,不愿意拓寬交小朋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