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情緒消極可采取的辦法:1、幫助孩子減壓,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2、帶孩子運動,讓孩子學會放松;3、讓孩子學會認識自我,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目標,告訴孩子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初三孩子情緒消極怎么辦
1、幫助孩子減壓
調整情緒必須先減減壓,家長要看到孩子付出的努力,幫學生緩解緊張情緒,讓消極情緒得以釋放。家長不要總盯著不足,要讓孩子去享受努力的過程,不要太過在乎結果。只有這樣從學習興趣的激發入手,讓初三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讓孩子學會放松
散散步、打打球、做做體操。運動可以消除一些緊張的情緒,在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整個身心都會投入進去,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什么憂愁煩惱都會拋到九霄云外。唱唱歌、看看報、聽聽音樂等等,都可以消除疲勞,化解煩惱,遠離考試焦慮情緒。
3、讓孩子學會認識自我
初三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不一定做什么事情都去跟別人比較。每個同學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不要去和成績遠超自己的人比,那樣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焦慮。初三學生需要明白,人的一生中很難預料會發生什么樣的不幸,在學習中也會遇到諸多的不如意。面對各種困難,初三學生需要信心十足地去尋找光明,獲取成功。
造成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因素
1、自卑心理
學習勤奮刻苦,但成績總不理想,適應不了初三的學習節奏,導致失去學習興趣,對自己失去信心,灰心放棄。對問題的反應能力、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沒有適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原因都會導致產生自卑絕望的不良情緒。
2、自我認知不明確
有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學習上非常自負,認為自己的學習水平很高,自我感覺良好,但眼高手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殊不知自己是“半桶水”。在一些學生身上,就會出現與家長、老師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行為表現:對學習成績無所謂,破罐子破摔;學習生活行為習慣散漫拖拉,甚至發生更為嚴重的叛逆。
3、壓力過大
父母的期望值高了,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這種壓力使考生情緒緊張,成績波動導致學生情緒的波動。面對升學在即,學生們會積極地嘗試自我改變,會在行動上尋找自我激勵,會努力克服以往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于是,許多初三學生,挑燈夜讀、大量做題目、大量去補課的現象時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