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可采取的辦法:1、讓孩子學會主動,嘗試邁出交往的第一步;2、教會孩子學會分享,當然也要學會拒絕;3、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強行讓孩子改變,要正確引導孩子;4、正面教育孩子,多鼓勵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怎么辦
1、讓孩子學會主動
孩子不能加入別人的游戲中時心里會難過,如果父母示范給他一些交往技巧會更好些。如:教一些接近的技巧,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邊,帶好玩的玩具,吸引別人的注意,主動說話,叫對方的名字,展開自己的手臂,或者做與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動作等友好舉動。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們去同一個學習班共同學習,或一起參加小規模的俱樂部活動,借以增加孩子相互親近的機會。
2、教會孩子分享和拒絕
凡遇到孩子爭搶玩具,都讓自己孩子退讓。這種做法顯然受到傳統教育思想影響,這樣容易令自己的孩子傷心,他會認為父母并不站自己一邊,而自己的權力受到嚴重損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擊。硬逼著孩子和別的孩子分享是不現實的,只有孩子清楚了什么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他也期待著讓別人與他同樂時,分享行為才能真正主動出現。當有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的時候,在征得孩子的同意后,提前把他不想分享的東西收納起來,不要強迫他做一些不情愿的分享,這只會適得其反。
3、尊重孩子的天性,正確引導
首先看看給孩子行為定義為不合群是否合理,這就要考慮到孩子的先天特性。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內向、孤僻,不喜歡群體性活動,或是在和同齡人的交往中顯得特別被動、畏縮,就感到十分擔心,害怕孩子不合群,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其實,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比較內向,喜歡安靜、獨處的環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自己的天地,和別人一起玩反而會不自在,相對被動。對于這類孩子,不要刻意壓制和改變他的自然屬性。
4、正面管教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
有些不合群的孩子表現為膽子很小,性情也比較軟弱,因為他們感受到的愛不夠多。這樣一來,如果父母或老師在生活中常常以很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給孩子過多的指責和消極能量,只會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和孤獨感,不利于矯正他們孤僻的性格。對這種孩子,父母應該給他更多的關注和親切的關愛,創設和諧、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