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是叛逆期,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生性格和道路。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對于男孩十四歲叛逆期太嚴重了怎么辦,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成就更好的自己?以下幾點是關鍵。
1、少說教多陪伴
對于孩子來說,無論年齡大小,成長的整個過程都應該有父母的陪伴和呵護,他們也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肯定,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內心相對脆弱,更加敏感,更加在乎大人的眼光,在乎別人的看法。
也許有時我們認為他們早熟,什么都知道,但他們還是孩子,渴望我們的關心和愛。與其天天嘮叨他,說他不好,不如多陪陪他,陪他一起努力,一起克服困難,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讓他們覺得父母不僅是親人,更是他們信任的朋友。
2、及時溝通觀察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的帶領,放任不管,可能會出現偏差,所以我們需要時不時的跟他說說話,聊聊天。了解他們的心理世界,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想做什么。
當然,青春期過后,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花園,有自己的小空間,不想和別人交流,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多觀察,多注意他的動態,一舉一動,不需要太刻意,是在平時的交往和相處中理解的。
3、換位思考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他們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力。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障礙和問題。因為他們是有思想和生活的個體,所以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妨把自己置于思考的位置,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或許我們會釋然,不再為一個小事就大怒吵架。
1、把握好時機
中學生的學習任務很重,有時會出現心情不好的情況,所以,要選擇心情愉快的孩子,而不是和孩子發生沖突或者她不開心的聊天。我們常說感覺良好是非常好的。感覺,就是感覺,就是好心情。
2、不要抱怨和責備
抱怨和責備孩子是已經知道事情的最無用的廢話。抱怨、指責最容易引起孩子叛逆情緒的行為。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情況比較嚴重,一般來說,家庭的整體氛圍,家長很容易批評和抱怨孩子。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習慣,學會閉嘴。
3、客觀陳述事實,給孩子選擇權。
說實話,表達期望,但仍然給你的孩子積極的選擇,這種交流通常不會引起孩子叛逆。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現在和未來能夠少一些擔心,多一些信任,他們的情緒就會更加平靜。在與孩子交流時,他們只能陳述客觀事實,溫和地表達自己的期望,而不是命令、要求、責備和挑剔。
當然對于男孩十四歲叛逆期太嚴重了怎么辦,如果孩子小的時候,你沒有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你不知道孩子是否有規矩有底線,那就很難施行。所以說,對于叛逆期孩子,能少說就少說,教育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