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軟弱,一般都是從小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教育影響的,慢慢的成長過程中已經培養成一種性格,這性格不能馬上就能讓他改正,所以要慢慢的來改善。那么,孩子懦弱怎么辦?
孩子懦弱的表現
1、不敢和別人有眼神交流
幼兒園里,一個叫琳琳的小女孩引起了新老師的注意。她的大眼睛,卻始終是一雙躲著老師的眼睛,哪怕是陪孩子玩,也總是低眉順眼,一副好表現。
老師通過長時間細微的觀察,認為琳琳這個孩子,具有典型的怯懦特征,如果在幼兒園階段不能得到很好的糾正,孩子將來勢必會形成自卑的性格,會發生在進入社會,陷入被人欺負的壞境地。
2、忽略自己的感受
天天是個八歲的小學生,在同學中,他總是一臉笑臉,即使委屈,也不打不搶,不吵不吵,甚至還一直保持著笑臉,這讓大人看著心痛。
其實,天天的表現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他沒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但他堅決屏蔽了自己的一切需求,長期以來造成了他“無視自己的感受”的錯覺。
3、過度自尊
中國人強調,凡事都要有節制。所以,有自尊心的人是健康的,過度追求自尊心的孩子不屬于心理健康狀態。
而那些在懦弱中長大的人往往相當敏感。由于性格懦弱,心理承受能力極差。結果,一些失望和磨難會導致他們過度的基本判斷,懷疑他們被嘲笑、被懷疑、被看不起。因此,它也可能導致孩子的攻擊行為。孩子那么癡迷,甚至到了病態的地步,當然也沒有什么好處。
孩子懦弱怎么辦
1、讓孩子學會獨立
現在很多家庭,父母都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能受一點委屈,特別是老人家,給他吃什么吃什么,什么都不讓他做,安排成這樣的家庭,是對孩子長大沒有好處,除了讓他獨立生活能力越來越差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性格軟弱!所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是每個家庭應該做的第一件事。
2、學會與朋友分享
因為孩子膽小,所以害怕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糾正他們性格的最好辦法。膽小的孩子如何鼓勵。孩子愛玩,在玩的過程中釋放自己,讓他們去做一些普通家長認為他不敢做的事情,比如爬高等等。
事實上,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可以鍛煉他的勇氣,學會與朋友分享快樂。事實上,他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自己的懦弱。
3、尊重孩子,讓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
父母帶著孩子見親戚朋友時,也有人夸孩子,但也有家長當眾揭穿孩子的缺點,說孩子不好。其實,這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他懷疑自己。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要壓抑孩子的說話,有時候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孩子一定要聽話,不接受反駁。這樣,孩子就會變得不敢說話,不敢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慢慢開始封閉自己,這也是孩子軟弱的一個原因。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言論,當孩子有想法的時候,家長應該多給予鼓勵,讓孩子有自由的發言空間。
孩子懦弱怎么辦。當孩子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總是強勢的替孩子做主,我們可以對他說,孩子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怎樣解決,你想想辦法,媽媽對你有信心。對孩子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支持讓他學會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