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去勇敢的表現自己,還會害怕去和別人交往,慢慢地變得自我封閉,明明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也會放棄,他們對未來也會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那么,怎樣引導孩子從自卑里走出來?
怎樣引導孩子從自卑里走出來
1、多鼓勵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評價
孩子的自卑通常是對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身條件進行了過低的評價,喜歡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于是,注意力總會盯著自己的短處,然后越比越對自己不滿意。
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多想想自己的優勢,并且主動去發展自己的長處,讓孩子看到自己每小點的進步,都應該值得肯定。
2、家長放平心態,協助孩子把目標調低
自卑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較脆弱敏感,受到打擊很容易消沉,父母要教孩子不要給自己的目標設置的太高,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設置相吻合的目標。
父母應幫助孩子將目標設置的稍低一點,并且把目標拆拆分,讓孩子相對較容易完成,以增加孩子的積極性,引導孩子自己和自己競爭,不斷的超越自己,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是自我的一種激勵,漸漸地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走出自卑心理。
3、鼓勵孩子打開心扉,多交朋友
自卑的孩子往往比較孤僻內向、不合群,喜歡自己把自己孤立和封閉起來,不愿意和周圍的人交往。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交朋友,讓孩子多一些時間與他人進行交流,父母也可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找到積極樂觀的的小伙伴進行交往。
4、不要對孩子過于苛刻,對孩要求過高
父母給孩子定期望值時,一定要合理,不可過高,否則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不利于孩子能力的正常發揮。
許多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過于激進,希望自己孩子各方面都優秀,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藝技能,都給予過高的期望。
有時候往往孩子已經表現的很好了,是父母追求過于完美的表現,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從而陷入自卑和失落當中。
5、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
自卑的孩子往往意志比較薄弱,遇到困難容易退縮,遇到挫折和失敗容易泄氣。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堅強意志力,要讓孩子在失敗和挫折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并且讓失敗成為激勵孩子成功的動力。
自卑的日常表現
1、膽小害羞,情緒特別容易低落。稍微有點事情就不高興了,特別害怕出錯,不敢和陌生人說話,說話時不敢看著對方的眼睛。
2、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特別敏感。一個如果只在意別人的看法,很難安住在當下,做事或學習很難集中注意力。
3、貶低他人。比如我們跟孩子說你們班的班長特別陽光,做事積極積極,但孩子卻說那有什么呀,他是討好老師,太過了就是嫉妒別人,自己不自信,借由貶低別人掩飾自己的自卑。
4、不求上進。很多孩子初中高中生學習上遇到困難,就認為自己不行,我就這樣了,也不敢挑戰自己,不參加班級活動,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5、回避競爭。現在很多孩子都承受不住挫折和失敗,遇到挫折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災難化的觀念特別強烈。
怎樣引導孩子從自卑里走出來?當家里孩子出現自卑現象時,父母要重視,不要讓自卑成為孩子前進的攔路石,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積極向上、不怕失敗的心理品質,讓孩子變得堅強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