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時代,與兒時依賴大人的小孩子不一樣了,他可能更喜歡一個人獨處,也可能更喜歡跟同學朋友在一起,此時他們的內心時渴望成熟,卻又顯得幼稚,他們每一件事都想自己做主,而又無法堅持到底,那么,兒子初三了怎樣和兒子溝通呢?
兒子初三了怎樣和兒子溝通
1、豐富關注點,真正看見孩子
孩子有喜怒哀樂,有人際交往,有理想追求,有興趣愛好,有追星、有星座。父母感受孩子,去關注,豐富父母的關注點,而不是只關注學習、成績,這樣有共同關注的焦點,有話題聊呦!
2、學習心理知識,真正了解孩子
初三的孩子正直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特別是他在意崇拜的人,比如父母、老師等;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強,不喜歡別人說他,特別在外人面前,父母如果說他,他會很沒面子,有自己的價值觀。
給孩子獨立發展的空間,盡量少的束縛孩子的手腳,限制孩子的思維,控制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在機會期里自由的成長。
3、和諧的親子關系,做親密朋友
傾聽是最好的溝通藝術。耐心的、關注的傾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覺著父母的愛,覺著父母的重視,特別是時不時的“嗯、是的、我知道了……”的回應,更讓孩子感到溫馨、幸福!
讓孩子感覺到他不再孤單,不再害怕,因為,他有“家”愛的港灣,有父母幫他指路,他充滿力量,向著理想的彼岸前行!
如何與初三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1、態度上,傾聽孩子心聲
溝通不是說教,更不是你打我通。與自己孩子溝通,孩子往往處于下風,許多想說的話不敢說。有時候說,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讓父母不痛快。所以傾聽就是共情,就是對孩子說話本身認可。
記著,溝通就是與孩子聯系的感情紐帶,如果與孩子溝通的渠道越來越狹窄,那么以后孩子的成長幾乎就成了泡影!
2、行為上,尊重孩子選擇
只是告訴孩子這樣做可能的后果和這個問題上還存在其他的選擇。但是不論你怎么選擇,都承擔自己決策失誤引起的后果。
別人不能為你代替,別人也不可能為你承擔責任,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必須把問題思考清楚。
3、活動上,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初三孩子學業緊張,經常處于壓抑狀態。一旦孩子遇到星期天節假日,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參加一些必須的戶外活動。在戶外活動中,讓孩子忘掉學習忘掉煩惱,全身心投入到戶外活動中去,就像手機永久了必須清除垃圾。只是“忘乎所以”的戶外活動,才可能淬煉孩子的品格,提升孩子的情操,全身心得到休整!
孩子的身心發展很重要,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變壞,兒子初三了怎樣和兒子溝通,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孩子,時刻掌握孩子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解決。最好和孩子的老師和好朋友取得聯系,定期溝通,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青春期一定要密切關注,多和孩子聊天,一起玩,增加溝通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