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不愛說話不愛交流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不要經常否定孩子的行為,要學會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做法;2、家長做好榜樣作用,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3、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不要事事替孩子包辦;4、尊重孩子的性格特點,不要強迫孩子改變。
孩子在學校不愛說話不愛交流怎么辦
1、不要經常否定孩子
有一種情況是,孩子身邊經常和他溝通的人,給他的表達所帶來的反饋基本都是負面的。比如孩子一唱歌,爸爸就反饋說唱得還不夠好、孩子一說話,媽媽就訓斥她話不要太多,安靜一點。家長要學會反思自己并且觀察孩子身邊的人,是否經常打壓孩子或者否定孩子,讓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如果有,就要及時糾正這種溝通方式,并適當引導和鼓勵孩子,肯定他的表達和表現。
2、家長做好示范作用
有時候爸媽給了錯誤的示范,孩子缺乏有效的溝通環境也會造成孩子不愛說話,不愛交流,比如父母不愛說話,或者生長的家庭本身是一個沉悶的家庭,也就是身邊的人都是比較沉默安靜的,這就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示范作用。因此,父母自身要積極起來,多和自己的孩子說話溝通,對父母來說,這其實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不是嗎?
3、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孩子身邊的人太愛說話了,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太積極了,孩子只要一個眼神,他們就知道孩子要什么了,都幫他做好了,那這就會導致孩子變得“懶得說話”。所以家長,不妨給他充分表達的機會和空間,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里,都可以提供一個舞臺給他們,比如讓孩子給弟弟妹妹上課、給客人介紹家里的擺設等等,只要讓他們嘗試,他們是可以爆發出驚人的潛力的。
4、不要強迫孩子改變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他們有的外向有的內向,性格特點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有些孩子不是不愛表達,也不是環境問題,而是自己本身性格就比較內向,他的社交方式就是偏向被動,但其實他真正正常溝通起來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家長自己要擺正心態,每個孩子的發育特點都是不同的。對于內向的孩子,不需要去強求他非要積極表達,只要心理是健康積極的,平時也樂于溝通,能正常交流,就無需過于擔心。